天的湖景,喝茶说话。
“四妹妹越来越好看了,我瞧着比我和二姐姐好看多了,快能赶上大姐姐了。”吴三姐儿挑起了话头。
“可不是,四妹妹看好了人家没有?”吴二姐儿嗑着瓜子儿,笑问道。
“你苗阿妈看好了两家,正好跟你们商量商量。”吴婶子一脸幸福的笑,“一家是府学边上的赵家,赵家老爷是府学的管事儿,府学采买上的事儿,都在他手里呢。”
吴婶子压低声音说了句。
“你们苗阿妈说,别看赵家不显山不露水,家底儿厚着呢。赵家哥儿一直在府学附学,聪明是聪明,可离考秀才还差点儿,说这是府学董山长的话。
“赵家老爷是个明白人儿,就让哥儿拜在齐大夫门下,前年就拜过去了,说现在已经能开小方子了,赵家哥儿眉清目秀,标致得很,我最中意这家!”
吴婶子说得笑起来。
吴家二姐儿和三姐儿对视了一眼。
“那第二家呢?阿娘还是讲讲第二家吧。”吴三姐儿话里有话的笑道。
“第二家是灯笼铺伍家老大,他家老大上过几年学,一手做灯笼的本事已经强过他爹了。
“你们苗阿妈说,伍大郎不光手艺好,论做生意,恐怕比余大郎还强不少呢。
“伍家在临海镇有一家灯笼铺,在杭城也有一家呢,你们苗阿妈说,论家底,伍家比赵家强多了,可伍家没有书香气,这一条不如赵家。你们苗阿妈说,赵家再有一代人,肯定就能考出个秀才。
“我觉得赵家好,你们看呢?”吴婶子看着两个闺女。
第203章 助力和拖累
“阿娘别怪我泼冷水,人家赵家眼看就是书香门第了,阿娘就别想着赵家了。
“还是伍家吧,做灯笼的才跟咱们家门当户对呢。
“要不然,就算亲事能说成,四妹妹嫁进了赵家,还不知道怎么艰难,怎么被人家瞧不起呢。”吴二姐儿凉凉道。
吴婶子一个怔神。
“唉,有件事儿,本来不想跟阿娘讲。”吴三姐儿叹了口气,“前天大郎跟我大发脾气,差点儿动手,阿娘也知道,大郎是个好脾气,对我又极好。”
“那动手没有?打着你没有?”吴婶子急忙拽过三闺女的手,看向手腕。
“是差点儿动手,不是动了手。”吴三姐儿拽回手,“阿娘不问问大郎为什么发脾气?”
“为什么?”吴婶子心疼的问道。
“是前天的事儿,阿娘还要问?前天苗阿妈不是去我们家里找我了么。”吴三姐儿慢吞吞道。
吴婶子没反应过来,“你苗阿妈怕你忧心,说去交待你一声,出什么事儿了?”
“大郎就是听说苗阿妈找我,才气坏了。唉,这话我不好讲,唉。”吴三姐儿甩着帕子,一声接一声叹气。
“你就实话实说吧,阿娘是个实心眼儿,你不讲,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吴二姐儿呸出瓜子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