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楚汉辞赋 天刀问剑!(1 / 2)

剑出大唐 一片苏叶 12258 字 3小时前

第203章 楚汉辞赋 天刀问剑!

成象殿中回荡着尤宏达洪亮坚定的声音。

秦叔宝丶程咬金,罗士信都未看到诏书上的内容,见到尤宏达的举动,兀自一愣。

罗士信没甚心算,耿直得很。

见尤大将军拜,他想着尤大将军总不会出错,当下不理会诏书上写有什麽,跟着拜倒,口中喊道:「罗某亦遵陛下之令!」

秦叔宝与程咬金谨慎一些,本欲看过诏书再说。

可前面两位已瞬间表态,再站着岂不是不显忠心?

二人再看一眼尤宏达,选择信任。

于是,也跪拜龙椅方向,异口同声:「我也一样。」

那送诏书的李公公在一旁松了口气,看来事情成了,这麽一来,也就不会再打杀。

江都大军诸将,除了张须陀本人,就属他们四人威名最响。

尤其是尤宏达,方才大败沈法兴,斩吴国太子,他的态度,已能影响军中大部。

独孤盛将目光转向张须陀。

此刻,老张也微微愣住,一时不知说什麽好。

这四位纳头就拜,瞬间完成身份转变,乾脆得不像话,与他预料中很不一样。

可这是陛下留下的诏书,一些怨艾牢骚,只得快速在心中抚平。

周奕从容一笑,上前将尤宏达扶了起来。

又拉起罗士信三人。

秦叔宝与程咬金心脏扑通扑通乱跳,双手都不知朝哪里放,相当不自在。

他们一直将眼前这位当做最大丶最棘手的假想敌。

可头一回见面,竟是你谦我让,这般友好?

这对吗?

两人的脸上无有异状,却心存极大疑惑。

直到尤宏达再度展开诏书时,他们探头瞅了一眼。

那直接是虎躯一震!

瞬间搞懂了为何最大假想敌要来扶他们。

感情这位就是「陛下」!

在那一拜之间,我们我们已经投诚了?

「张大将军,意见业已听过,你是否遵奉诏书?」周奕目含欣赏,耐心等待张须陀的反应。

萧后合上东都文书,也移目过来。

张须陀暗自一叹,既然大隋是陛下送出去的,尽死忠也无意义,只能认命了。

他转身朝向龙椅,跪地一拜。

仿佛杨广还坐在那里:「微臣领命。」

语气之中,有着道不尽的辛酸。

周奕走上前,将这位老将扶起:「张大将军,你可知我在六合丶清流一带的军队为何从未攻打江都?」

张须陀摇头:「因为早知晓有这封诏书存在?」

「这仅是原因之一,当初你能从扬子县返回江都,一多半是我帮你说了话。因为一旦让宇文阀占据此地,这座城包括周围郡县,都要被祸害。」

「我不攻打江都,目的是为了少起战端,寻求最不影响百姓的方式拿下此城。否则,江都城池再高,也拦我不得。」

周奕的话极有底气,张须陀也没觉得他在吹牛。

以他的实力,进入江都制造混乱轻而易举。

只不过.

张须陀性子如此,没法瞬间转变效忠新主。

萧后这时开口:

「我已经与燕王商定,既然陛下的诏书清清楚楚,就遵诏行事。独孤总管丶张大将军,此事就由你们传达,三日后召百官于成象殿,正式奉诏。」

「是~!」

独孤盛与张须陀一道应诺,此事算是尘埃落定。

之后,萧后又将在场众人留在宫中用膳。

周奕见到了杨倓,他与杨侗长得颇为相似,只是更显文弱。

虽说在江都当了一段时间新君,却没积攒什麽帝王威严。

他和杨侗一样好读书,非是道书,而是儒学。

周奕将广神两个孙子对比一番,也就不怪卢楚丶郭文瑞等人更支持杨侗。

不过,杨广已放弃基业,这一切都没了意义。

成象殿朝会在三日后,周奕没打算去等。

此地他在与不在,都是一样。

从临江宫中出来,返回独孤府,对独孤盛又交代一番,便直接去往建康。

李靖与徐世绩正在调遣诸郡大军,不在城内。

周奕见到了虚行之。

把江都的情况告知之后,虚行之鼓掌欢庆。

「主公,天下定矣!」

「沈法兴丢了毗陵,在尤宏达手上惨败,待这次江都朝会后,我派人联系江都众将,届时可直接攻打林士弘萧铣联盟,宋阀的态度其实已不重要。」

虚行之满脸红光,比周奕更为兴奋。

「我去见宋缺一面,只要你们听到江都公开消息,便不用再等我传信,果断动手。」

「好!」

虚行之提议道:「主公已掌握两大都城,兵将无数,就连和氏璧也在手中,何不就此称帝?」

周奕想了想:「荡去伪帝,靖平九州,用不了多少时日。」

虚行之看了看他的神情,出声赞同:

「也好,那时天下共尊,寰宇之内,只主公一位帝王。」

周奕微微一笑,又听虚行之简述战事安排。

小半个时辰过去,他方才从建康出发,前往岭南。

仗着轻功高绝,他将抗周联盟的防线视若无物,从沈法兴的地盘上直直掠过。

天下之大,他已是哪里都可去得。

径自南下,一路领略风土人情,渐渐逼近苍梧郡。

在郡城之外,路过不少俚僚寨子,竟连续传来打斗声。

本地人说话不怎听懂。

大致意思,是宋阀势力在剿灭匪患。

这可有些奇了。

自打天刀将自己封在岭南,不仅韬光养晦,还凭藉自身威势,压得岭南之贼不敢放肆。

故而,岭南成了太平地。

宋阀主的威名,在本地震响,诸多俚僚族,都以郁林郡附近的宋阀为尊,皇帝的话到这里,也没有天刀好用。

连续看到匪患作乱,显然与传闻中大不相符。

难道宋阀出了变故?

贼寇被宋阀势力压着打,这一路倒没寻得出手机会。进入苍梧郡城后,本打算寻人问问,没成想,才入城不久,就有人寻了上来。

那人满头白发,长着一把银白色美须,颇有大家气度。

加上手持一拐,又走在大队人前。

周奕已猜到来人身份,岭南与其对的上号的,定是银须宋鲁。

苍梧城中,街道上的人全朝宋鲁望去,这位在岭南名头极大。

此刻,他竟带着一大群人摆出迎客之态。

看宋鲁身边的人,齐刷刷配着长刀,显是宋阀精锐。

对岭南人来说,这场面属实罕见。

宋鲁一把美须的脸上填满笑容,隔着老远就抱拳热情喊道:

「宋某在此恭候许久,欢迎天师驾临岭南!」

他这一嗓子,惹得长街上的人瞪大双目。

天师!

岭南的消息稍微比外界闭塞一些,但天底下名头最盛的人物,他们怎可能不知?

齐刷刷的目光聚拢在周奕所在方向。

上上下下打量,似乎想看清楚这位名动天下丶江湖传说无数的人物是否有三头六臂。

「鲁兄太客气了,我却是来打扰宋阀主清净的。」

「哪里哪里!」

宋鲁晓得这是客气话,但也不敢托大。

天下间能叫宋阀拿出这等态度的,当世唯此一人。

这与地盘多大无关。

个人伟力,才是可怕的地方。

否则,无论是谁当皇帝,都威胁不了天刀,除非这个人不怕死。

宋鲁连声道:「天师入熙平郡时,我们就收到消息,家主特令我前来相邀,请天师移步郁林。」

周奕微微点头,与他走在一起。

宋阀那些佩刀的高手齐整跟在身后,在众多目光相送下,进入苍梧中心。

没过多久,这座郡城陷入沸腾。

天师即将前往岭南宋家,其中含义引发许多人猜测。

一路朝郁林去,周奕也问出心中疑惑。

「近段时日,岭南可是有什麽变故?」

「天师说的是那些贼人吧?」

宋鲁面色微沉:「其实与林士弘有关,说来惭愧,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他继续解释:

「在林士弘与沈法兴结盟之前,他们彼此相争,林士弘手下的崔纪秀常派人去俚僚寨子作乱,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栽赃嫁祸,将贼人扮作海沙帮众,因海沙帮转投了沈法兴。」

「这便让依附于沈法兴的俚僚各族对其怨恨,同时想引发我宋家与沈法兴大战。」

「自他们结盟之后,林士弘就改变了策略。」

「那些在沈法兴地盘作乱的贼人散去,偷偷来到我们这里丶以及沿海之地。」

「崔纪秀的行动被大兄发觉,遂将他斩杀。」

「现如今的残馀贼匪,不消多少时日便能除去。」

周奕闪过一丝厉色,这手段可够脏的,那些俚僚人多数与平民百姓差不多,没什麽武功高手。

面对弱小之人,这些贼人尤其嚣张。

宋鲁转移话题,忽然问道:

「天师,你是否知晓我宋家对天下形势的态度?」

周奕微微点头:「倒是听说过一些。」

「宋家二哥主战,打算以岭南为基地,朝长江扩张,建立一个以南人为主的皇朝。另外一派,则是打算藉助重洋高山偏阻之险,划地为王,若我说得不错,阀主的子女就是这般想的。」

「至于鲁兄,则认为两种策略都可能。」

宋鲁颇为惊异。

他没想到周奕能入木三分,将宋家内部理得这般清楚。

「正是。」

宋鲁礼貌接话:「师道和玉致心怀悲悯,不忍岭南唯我们马首是瞻的俚民,为宋家的荣枯抛头颅洒热血。」

话罢看向周奕:

「天师,倘若是你,你会支持哪种策略?」

周奕不动声色:「那要看具体什麽时间,有些时候,两种策略都不合适。」

宋鲁眼角微抽。

这倒不是他想听到的,而且,他感觉周奕的话有一些生硬。

当皇帝的人,自然不愿有什麽天高皇帝远丶划地为王的事情出现。

不过

这是岭南,且距离天刀越来越近。

敢毫无隐瞒直接说心里话,要麽就是过于耿直,要麽就是没将天刀当做威胁。

让宋鲁感到牙疼的是,眼前这位,多半是因为后者。

自宋家起势以来,头一次接待如此特殊的客人。

「天师.」

这一次,宋鲁的话没说到一半就被周奕打断了。

「鲁兄,我此次来岭南,并不为天下之势,而是来寻宋阀主叙一桩渊源。」

「好。」

宋鲁养气功夫不差,摸着长须微笑:「那就先见过大兄,我也对天师所说的渊源颇感好奇。」

……

岭南宋家的驻地,也是一座山城。

群山耸峙,临靠郁水,石城从山腰而起依山势垒筑,并在山岭间开辟大片平地。它君临附近的山野平原,与郁林郡遥相对望,象徵着对整个岭南的主宰力量。

见过飞马牧场这样的洞天福地。

宋家山城虽是奇观,却没能叫周奕有任何动容。

郁河有数以百计的大小码头,船舶往来不绝。

渡河时,宋鲁在一旁介绍不远处的山城:

「此城建造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历经了三百年时光才有现今规模,城中不仅储备一年多的粮食,还有清甜可口的泉水,泡茶乃是一绝。」

周奕点评道:

「郁林郡极为富足,正好与山城呼应,加之水陆便利,可想而知,此地往后还会更加繁盛。」

宋鲁哈哈一笑,有几分得意之色。

走上五马并驰的山道,自山城中,出现多名青衣劲装汉子,一个个魁梧雄壮,他们都是宋家彪悍好手。

此刻下城迎接,均执礼甚恭。

看向宋鲁身边的白衣青年时,都露出崇慕尊敬的神色。

山城吊桥早早放下。

一个看上去比宋鲁年轻,更显锐气的长脸汉子挎剑而来。

正是宋家第一用剑高手,地剑宋智。

同是用剑之人,这位在岭南享誉盛名的地剑,越是靠近周奕,身上用剑之人的锐气,愈是消减。

这似是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了的状况。

宋智当然有傲气,但一想到要对此人动剑,身上的汗毛就如过电一般。

武学大宗师给人的压力实在太大。

只消一个眼神对望,宋智就感觉,自己好像在面对大兄。

这让他心中震颤。

若是眼前这位的攻杀能媲美大兄,加上他的轻功,那就太可怕了。

「天师,阀主正在恭候。」

宋智的语气温和无比,让不少宋家弟子感到陌生。

「怎敢叫阀主等候,劳烦引路。」

「请!」

山城上下,数百名宋家核心子弟随着地剑一道将周奕请入城中。

这待遇不仅稀罕,恐怕没几个人敢进。

一入城内,险恶地势带来的肃杀气氛削减大半,里边透着一股宁逸和平的氛围。

青石大道穿过房舍,顺着山势层层往上。

道旁遍植花树,泉水成溪,亦有园林穿插,竟带着几分池塘亭台丶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

但一些装饰,格外素雅。

这让周奕想到武林判官在镇川楼的布置,若梵清惠至此,应该也是欣赏的。

山城第九层的大平台约有两里,周围楼阁峥嵘,充满雄浑气势。

宋鲁丶宋智一道引路,将周奕带到山城尽头,那是一方特殊院落。

宋智介绍:「天师,这便是磨刀堂。」

相传磨刀堂有块磨刀石,按照惯例,被天刀将名字刻在磨刀石上的人,最终都会命丧在他刀下。

「不知我的名字可在磨刀石上。」周奕神态轻松,开了个玩笑。

宋鲁与宋智丝毫不觉得好笑,只是陪笑一声,摇了摇头。

开玩笑,你的名字是能乱刻的吗?

就在这时

一道脚步声从院中响起,眨眼到了门前。

不用猜也知道来人是谁了。

「这磨刀石上的名字,可不能随便刻下。」

只听一把柔和的声音传来,打院中转出一名两鬓飞霜,却无丝毫老态,充满儒者风度的男人。

他给周奕的第一异象,与邪王有些像。

再一看,又截然不同。

这极为英俊的中年男人,只看眼睛,便觉神采飞扬,充满智慧,又在沉静中带着一股能打动任何人的忧郁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