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赵老师又要提刀了(1 / 2)

清妖 傲骨铁心 3042 字 2天前

第371章 赵老师又要提刀了

用下三滥手段对付一省文宗是过份了,但只要有效果就好。

若能把徐立纲拉下水,于安徽请开临时捐纳的事便能提上日程,届时就是光卖监生名额都能捞个上百万两。

通过徐老宗师还能将影响力完全渗透到安徽教育界,有利于赵安拉拢培养安徽本地精英,简直是一箭多雕,所以,赵安即使良心有些不安,也不多。

前些天他接见了江苏巡抚福崧丶江苏布政使陈奉兹丶江宁布政使福昌派来的代表,就「两省三布」藩库共建一事达成一致。

目前已经派出人员前往苏州筹建咸丰分行,预计年底之前安徽丶江苏丶江宁三大藩库就能实现「联网共通」,从而为赵安变相垄断东南财政提供便利,同时也为安徽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一个强大发动机。

通兑,不以地域为限丶不以行业为限的银票通兑可以大大促进安徽同江苏的产业「互联」,也能促进民间资本按赵安的意愿实现有序流通。

于商人们而言通兑不仅存取款方便,也能为他们省下大笔异地兑取费,真正能实现昨天在安徽挣的钱,今天在江宁就能取到。

光这个,咸丰行就已经具备成为行业领头羊的能力。

由于赵安是皇帝私生子的谣言在江南到处传播,加之其仅用一年多时间就位居从二品大员,再有江宁布政福昌丶江苏巡抚福崧的深信不疑,带来的最大好处不仅仅是两江地界的官员都对赵阿哥心生「亲近」,连带着大量消息灵通的商人本着「烧冷灶」的想法也想同赵阿哥交好,听闻安庆正在「招商引资」,赵阿哥本人更是鼓励工商兴省,自是纷纷前来安庆投资。

商人逐利不假,但商人对于权势的敏锐也超出常人。

如果赵安真是皇帝南巡留下的私生子,那无疑两江地界就会出现一个「五福党」,好比三福丶四福身边形成的利益集团。

哪怕不能从赵阿哥这边获得权势上的帮助,有个从二品的地方大员做后台,于商人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这位赵阿哥如此年轻,前程真就不可限量。

大量外地商人的到来令得安庆城仿佛一夕之间被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市面车马喧阗,商贾云集。

码头边,挂着苏丶扬丶松字旗号的货船络驿不绝,船上载的不是来自江南的建材丶机器,就是江南商人亦或本地商人雇来的技术人员。

城东的工商产业园大门两侧贴满招工信息,连带着「中介」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街上说着外地口音的商人丶帐房丶工匠随处可见,茶馆酒肆里谈论的也多了什麽「股本」丶什麽「汇兑」等过往听都没听过的新鲜词汇。

隶属藩司衙门的工商督办署于其中发挥重大作用,那些到各地招商引资的小吏们也为安徽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藩台衙门这边更是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大量想见赵安一面的商界人士拜帖投入。

赵安此时当然知道安庆的巨大变化除了自己的引领和鼓励外,也是其身世谣言发挥的作用,对此乐见其成。

反正,绝不辟谣。

好在,也没人向他本人求证过。

就是问了,赵安也不会予以正面回答。

学政大人被老宋带去办贷款手续当天,赵安在藩台衙门又开了一次座谈会,参加的主要是近期来安庆投资的外地商人代表。

为了突显亲民形象,赵安穿的是常服,会场还是部署在藩司二堂,格局跟上次抓捕抚标军官一样,给人一种「共商事业」的氛围,而不是一众商人卑微在那坐着,藩台大人坐在主位高谈阔论。

「诸位今日不必拘礼,畅所欲言便是。」

简单的开场白尽量赵安对「效率」的追求,他可不喜欢拿个讲话稿在那一讲半个小时,突出什麽,发挥什麽,再讲几点什麽的。

他开会就是要了解情况。

「不敢,不敢!」

「大人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