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鸡心芥再上市(1 / 2)

第422章 鸡心芥再上市

广东没有秋天,但连州例外。

秋日的山区,山峦层林尽染,又时常被薄雾笼罩。

即使已在山间蔬菜基地走了一会儿,陈家志依然感觉凉飕飕的。

蔬菜基地自然也有问题,比如连续种植同种作物,重茬易导致病虫害,但瑕不掩瑜。

而且明年清连公路就该通车了,这片基地便能夏种茄果,冬种叶菜。

现在也有人种迟菜心等叶菜,但一来交通不便,二来迟菜心的市场还没有打开,多等一年也无妨。

又一阵晨风吹来,陈家志感觉再呆下去要着凉了。

而且村民过于热情,每和一户村民交谈两句,都说要请他吃饭。

再呆下去,他怕耽误太长时间,便和薛军驾车返程。

山上没有河流,但有水库,掩映在山林间,风光秀丽。

路过一座水库时,陈家志说道:「李才肯定来这里钓过鱼。」

薛军也偏头看了一眼,「看着很不错,这水库里的鱼肯定好吃,要不这会儿过去甩两竿,车上带了有鱼竿。」

陈家志莞尔,道:「算了,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再呆下去,可能还得留点东西下来。」

薛军道:「有一说一,这边吃的还可以,昨晚的焖蛇碌不错,我还是第一次吃焖蛇肉。」

「哈哈,我也觉得还可以。」

谈及美食,陈家志其实印象更深的是星子扣肉,扣肉里用的咸菜是迟菜心晒乾后做的。

味道也很不错。

这让陈家志想到了迟菜心还可以做加工产品。

一路疾驰,偶尔也停下来看看别人的蔬菜基地,中途又在清远歇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才回到花城。

每次进城,陈家志都忍不住吐槽一下花城的环境,就像市民对工厂的举报也从未停止一样。

但陈家志也仅仅是吐槽,毕竟靠谱鲜生也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

抵达时正是早上,李才和陈正旭都不在。

陈家志看了下记录,昨晚档口卖了20吨菜,收入不到4万元。

算上配送丶供港和出口,江心菜场的平均日产量依然有35吨以上。

总体收入也有7万多元。

这个产量不错,收入稍显黯淡,但这才是正常的业绩。

只是总体产能略显不足。

但这段时间除了刘云帆,没人向他抱怨这个问题,因为彭村芥菜和增城基地马上又有产出了。

刘云帆正好敲了敲门,「陈总,有事向你汇报。」

陈家志点了点头,道:「进来坐下说。」

刘云帆走进了逼仄的小办公室,仍旧穿着衬衣,衣摆扎进西裤里。

「陈总,按公司安排,我最近陆续向兄弟菜场介绍了些客户……」

『兄弟菜场』几个字刘云帆咬得很重,同时观察着老板的表情,但一无所获,便又继续往下说。

从玉菜场丶东升农场丶江高果菜公司……

一口气说完,他才听老板回了句做得不错。

「老板,这样做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没问题,做得很好。」陈家志笑了笑,「吃不下的单子介绍给兄弟菜场也好。」

「噢。」

「不过除了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出口单还可以接,也要继续加大开发。」

「嗯~」

刘云帆挑了挑眉,老板不只是不看好东南亚的未来,甚至到了嫌弃的程度。

他十分不解。

「老板,东南亚风险有那麽大吗?」

「最近我也和同行聊了,都在说出口东南亚的利润很高,是国内利润的几倍。」

「有能力做出口的菜场都在拼命接出口单!」

「很多大菜场甚至都没有在内地市场开展业务,只做供港和出口!」

虽然给别人介绍客户有好处拿,但刘云帆很清楚,他拿着靠谱鲜生的工资,要想利益最大化,最好的途径仍然是内部消化。

陈家志淡然的听着,出口市场的火热在他的预料之中。

「我们不是不做出口,只是不做东南亚的单子,你要能接到欧洲丶美国的单子,我会让菜场配合你发货。」

「至于出口东南亚的风险,我认为很大,能避开就避开。」

刘云帆点头道:「好,我懂了。」

望着刘云帆的背影,陈家志摇了摇头,他不禁猜想刘云帆会不会拿公司的资源捞钱。

但也不重要了。

只要能把竞争对手的精力往出口上牵扯,对靠谱鲜生就是有利的。

珠三角做出口的大菜场不少,但面积上了千亩规模的其实就那麽几个。

东升农场没有内地业务,只做港澳和出口,但让其重心转向东南亚,那日本市场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