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贾母薨逝,以郡王妃之礼下葬(2 / 2)

只有这样,才能为贾母报仇,才能为贾母出气。

想至此处,王熙凤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她也想去送贾母一程,以全她和贾母之间的缘分。

王熙凤历来是个敢想敢干的性子,既然有了这个想法,她便大着胆子来至寝殿,双膝跪倒在李崇面前。

「陛下,您是知道的,那日奴婢去荣国府祭奠贾琏,荣国府老太君待奴婢极为亲厚,还将传家宝赤金盘璎珞项圈送与了奴婢,奴婢斗胆请旨,奴婢也想去送老人家一程,还望陛下恩准。」

王熙凤话音未落,泪眼婆姿的贾元春,便一把楼住了她。

「你能有这份心,便是个好的,本宫谢谢你。」

贾元春这话,登时将王熙凤给唬了一跳,

只见王熙凤一脸惶恐,连称不敢。

而李崇则低头看着跪地请旨的王熙凤,心里也是不胜晞嘘。

在原着之中,王熙凤无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女人。

你说她心地善良,怜贫惜弱的话,她却放高利贷,参与诉讼,害人命,杀人不用刀。

你说她心狠手辣,翻脸无情的话,似乎也不太对。

毕竟对于她敬佩,或是她能瞧得上眼的人,以及真心对她好的人,王熙凤也是掏心掏肺的对她们好。

比如王熙凤对贾宝玉和林黛玉就很是亲善,也设身处地的为他们二人着想。

比如她待刘姥姥,就很是厚道。

还有她对邢邮烟,无疑也是极好的。

而在原着之中,王熙凤与贾母也极为投契,甚至有些悍悍相惜之感。

想至此处,李崇点了点头,便准了王熙凤所请,让她跟着贾元春等人一起去荣国府,去送贾母最后一程。

皇帝与一众后妃出行,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包括随行人员,护卫人等,以及沿途清街等等事项,便不是几个时辰能搞定的。

但贾母病重垂危,此时事急从权,也顾不了那麽许多了。

李崇只是带了今夜当值的五十名龙禁尉,五百名侍卫亲军,还有一百多个太监,便登上御出了紫禁城,径往荣国府而去。

而贾元春等后宫嫔妃,乘坐的则是四望翠霞承凤,以及翠盖珠缨八宝车。

而王熙凤,晴雯,紫鹃等人,还有那些服侍主子们的宫女,则是清一色的朱轮华盖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足足上百辆马车,紧紧跟随在皇帝的御琴之后,径直往荣国府而去。

到了荣国府,荣国府上上下下,除了在贾母近前伺候之人,其他人则尽皆跪伏在正门两侧,恭迎皇帝御驾。

李崇此时也懒得再讲那些繁文节,左手牵了贾元春,右手牵了林黛玉,当先而行,迈过荣国府三间兽头正门,越过二门,转过花厅,来至贾母上房。

此时的贾母上房,闲杂人等早已经驱散一空,李崇走进去一瞧,王君效正在往贾母头上扎针,

而丫鬟琥珀则正在给贾母喂汤药。

想来是给贾母吊命用的参汤。

只是贾母生机断绝,已然油尽灯枯,咽下去的并不多,大多数参汤则是顺着嘴角,流到了床榻之上。

李崇走到近前,王君效连忙起身,便要跪地行礼。

李崇一把将他拉住,轻声问道。

「怎麽样了?」

王君效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李崇心下了然,王君效的意思是说,贾母随时都有可能咽气,陛下您有什麽话,便快些说吧!

李崇点了点头,来至贾母病榻之前,斜着身子坐在榻上。

他握住贾母那枯瘦如树皮一般的手腕,轻声说道。

「老太太,朕来看你了。」

贾母闻言,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眼,突然闪现一抹亮光。

她惬惬的看着李崇,看了好一会,才终于聚焦到李崇的脸上。

接着,贾母看到了贾元春,林黛玉,贾探春等人。

李崇挥挥手,让她们全都围绕在贾母榻前。

贾元春等人围在贾母榻前,却又不敢放声哭泣,只能用帕子捂住嘴巴默默啜泣。

贾母看着她们的脸颊,一个一个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好像是要记住她们的容貌,免得她到了黄泉地府,喝下了孟婆汤之后,别忘了她们似的。

尤其是贾元春,林黛玉,贾兰三个人,贾母看了一遍又一遍。

再然后,贾母则看向了贾元春怀里的皇长子李肇。

只见贾母张着嘴,似乎想说话,却又说不出一个字来。

只是在场之人都能感觉到,贾母看向其他人之时,眼神里是悲大于喜。

而当贾母看向皇长子李肇之时,眼晴里却是无尽的喜悦。

此时的贾母,脸上五官虽然动不了,但她的面容,她的眼神无疑是极为慈祥的。

想想也是,毕竟皇长子李肇,是贾家,是荣国府的所有希望所在,贾母看他之时,自然与别人大为不同。

最后,贾母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李崇的脸上。

贾母张着嘴巴,僵硬的舌头动了动,却说不出一个字,只是发出了几声『」之音。

李崇叹了口气,看着贾母说道。

「老太太,你不用说了,你的心事朕明白,你的人情朕都记得,荣国府的功勋朕也不会忘记,

你放心,你走之后,朕会照拂荣国府,会照拂贾家的。」

贾母闻听此言,好似听见了迦陵鸟的叫声,好像听到了佛旨纶音一般,只见两行浑浊而滚烫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慢慢滑落。

突然,贾母嘴巴微动,竟然含糊不清的说了句。

「谢......陛......下!」」

再然后,只听『咯』的一声,贾母长出了一口气之后,便咽下了她此生的最后一口气。

贾母就此逝,享年八十八岁。

李崇伸手为贾母闭上双眼,然后站起身子,叹息道,

「老太太了,举丧吧!」

李崇话音未落,贾元春,林黛玉,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李纨,史湘云,贾兰等人,便跪伏在贾母遗体之前,纷纷放声大哭。

而跪在外间的王熙凤,尤氏三姐妹,邢夫人,晴雯,茜雪,小红,金,玉,紫鹃,柳五儿,鸳鸯,琥珀,傻大姐等人,也纷纷跪地叩头,豪陶大哭。

而跪在屋外的贾宝玉,贾踪,以及在贾母身边伺候的丫鬟仆妇,也纷纷双膝跪地,跟着放声大哭。

一直守在门外的贾环,一边哭着一边大声喊道。

「老祖宗了!」

紧接着,以贾母上房为中心,便此起彼伏的响起了一道道呐喊声。

「老祖宗了!」

「老祖宗了!」

「老祖宗莞了!」

几乎在一瞬间,整个荣国府便响彻起,摇山振岳一般的大哭之声。

贾母逝,对于荣国府,乃至整个贾家而言,无疑都是天塌地陷一般的大事。

因为早有准备的缘故,在大管家林之孝的安排之下,不多时,整个荣国府之内,遍挂雪白慢绫慢,皆悬白色灯笼,映照得整个荣国府,亮如白昼一般。

而在贾母房内,李崇面色肃然,稍有悲戚之色,他低头看着贾母的遗体,心中不胜嘘。

有一说一,只要不牵涉到贾宝玉,贾母的行事做派,李崇还是很佩服的。

尤其是她身为女子,却精明强干,手段了得,更有着不俗的政治智慧。

李崇甚至都想过,贾母若是个男儿身,以她的眼界和本事,定然是能成为朕之左膀右臂的。

可惜,摊上了贾家这麽一窝子混帐儿孙,导致贾母穷尽此生,也不过是为子孙收拾残局,维持贾家不加速败落而已。

想至此处,李崇看了眼伏地痛哭的贾环,再想想远在东南前线的贾蔷。

似乎贾家的儿孙,也不全是混帐王八蛋。

宁国府的贾蔷,无疑是个好的,只要不死在战场上,往后凭藉军功,搏个侯爵什麽的,应该问题不大。

而贾环虽说不如贾蔷,但以他的本事,支撑起荣国府的门媚,还是可以做到的。

照此说来,贾母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倒也不算是毫无成果。

想至此处,李崇低头看着贾母的遗体,在心里暗暗说道。

「你一路走好,贾家不会败,至少在朕这一朝败不了。」

再然后,李崇思虑片刻,沉声下旨道,

「朕念及初代荣国公的功勋,念及柳林镇一役,荣国府阵亡一百三十七人的大功,特赐荣国公夫人贾史氏,以都王妃之礼下葬,

命在京宗室勋贵,文武大臣,皆来送葬,以示哀荣,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