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贾母出殡,棺前斩首,宝玉出走
三日后,贾母出殡。
这日天色刚刚放晓,荣国府三间兽头正门尽皆大开,而荣国府内外却鸦雀无声。
等到吉时已至,突然,哀乐大作,哭声震天。
紧接着,当前开道的两百一十六名部曲家将,骑着高头大马,当先迈出荣国府大门。
只见这些部曲家将,个个白盔白甲,头缠孝带,人人手持刀枪斧,真真威武不凡,杀气腾腾。
当先有一位部曲家将,手举铭旌,其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浩封一等荣国公夫人,
特赐郡王妃贾门史氏之灵柩。」
在这些部曲家将之后,则是六十四名引幡人,只见他们尽皆身着青衣,个个手里举着一杆引魂幡。
在这些引幡人之后,则是七十二位身穿孝服的彪形大汉,抬着贾母的棺,缓缓走出荣国府大门。
其后则是十六位同样身穿孝服的彪形大汉,抬着鸳鸯的棺木,紧随贾母棺之后,走出荣国府大门。
依照大乾礼制,天子丧仪,抬棺人为一百二十八人,亲王八十人,郡王七十二人,国公六十四人,依次递减,直至普通老百姓,则为八人抬棺。
贾母是荣国公夫人,依照礼制应为国公一级的六十四人抬棺,只因皇帝特旨,许贾母以郡王妃之礼下葬,故而今日为贾母抬棺之人,则是郡王一级的七十二人。
在贾母的棺,鸳鸯的棺木之后,才是身着丧服,手捧贾母灵位的贾环,以及同样身着丧服,
手持哭丧棒的贾宝玉,贾琮,贾兰等人。
那日贾宝玉看见鸳鸯自尽,看见小贾萎身亡,他口吐鲜血,生死不知,后来好不容易才救了过来,却大病不起,始终在卧床养病。
今日贾母出殡,依着贾元春和贾环的意思,本来是不打算让贾宝玉来的。
可贾宝玉拖着病体,跪在贾元春面前苦苦哀求,说什麽也要给贾母送殡。
贾元春无奈,只能答应了贾宝玉,让他今日跟着贾环,贾琮,贾兰等人一起为贾母送殡。
而在贾环,贾宝玉等人之后,却是好几顶软轿,轿子里坐着的是贾元春,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史湘云,李等宫中贵人。
在这几顶软轿之后,则是贾氏宗族的本家,在他们之后,才是荣国府以及贾氏宗族之女眷。
再然后才是荣国府大管家林之孝,以及数百名小厮仆役,丫鬟仆妇。
为贾母送殡的队伍,足足有上千人之多,前面贾母的棺,已经出了宁荣街,后面的林之孝等人,还没有走出荣国府大门。
等出了宁荣街,贾琮为贾环捧来孝盆,贾环跪地叩头,然后起身将孝盆摔碎在十字街口。
顷刻间,前来送殡之人尽皆放声大哭,贾元春,林黛玉等人也在软轿之中豪陶大哭。
一时间,哭声震天,哀乐四起,好似整个四九城,都被淹没在悲音哀乐之中。
除了荣国府和贾氏宗族的自己人,那些贾府之老亲,开国勋贵们,以及宗室成员,在京文武大臣的送殡队伍,则在宁荣街之外等候。
这些人足足有上千人之多,大轿,软轿,车马,不下于数百乘,再加上各色执事,陈设,百耍,好似一字长蛇阵,浩浩荡荡,足足摆了三四里之远,
走不多远,送殡队伍来至皇城大道。
只见大道两旁,设席张,高搭彩棚,这里便是各家路祭的祭棚。
当先第一座祭棚,便是内阁首辅李守中家的。
再然后,则是北静郡王府,东平郡王府,西宁郡王府的祭棚,其后则是六公十一侯的祭棚。
大乾开国,共有四王八公十二侯。
南安郡王郑袭坏了事,被皇帝抄了家,故而今儿来路祭的只有三家郡王府。
今儿荣国府是本家,自然不能自己路祭自己,而宁国府被皇帝夺爵抄家,故而今日只有六个国公府来此路祭。
保宁侯郭子孝罔顾皇命,杀王子腾之女,被皇帝夺爵抄家,故而大乾开国之时的十二侯,今儿来路祭的便只剩下十一家。
再往后,才是其他宗室勋贵,在京文武大臣,以及其他达官显贵之家的祭棚。
这些个祭棚,足足有上百座之多,沿着皇城大道,一路摆到了城门口。
更有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将皇城大道两端戒严,军民人众不得往还通行。
只见荣国府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而贾母之棺,每每往前走上数十步,路边的祭棚之中,便会有人上前祭奠。
依礼,贾环,贾宝玉,贾琮,贾兰等人,路过每一个祭棚,都得磕头还礼。
皇城大道两侧,足足有上百个祭棚,也就是说贾环,贾宝玉等人,得不停的跪地磕头,乃至数百次之多。
这也就能理解,贾元春和贾环,一开始为何不让贾宝玉来送殡了。
以他那屏弱的身子,有一说一,估摸着是支撑不下来的。
此时周文仁和胡玉娘的事情,因东厂与三法司协同审理此案,皇帝又明下旨意的缘故,早已经闹得人尽皆知。
这些前来送殡,或是前来祭奠的宾客,他们看着贾宝玉,纷纷面露怜悯之色,或是幸灾乐祸之色,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要是搁在以往,众人如此这般的眼神表情,贾宝玉必定大怒,甚至是闹出什麽事端来。
而现在,贾宝玉对于这一切,竟然熟视无睹。
亦或者说,他那颗心早已经死了,至于旁人怎麽看待他,贾宝玉早已经不在意了。
贾府众人卯时三刻出门,皇城大道短短的四五里路,竟然走了三四个时辰,直到午后申时,才将将走到了城门口。
贾宝玉这会儿,早已是面色煞白,两腿打颤,浑身上下大汗淋漓了。
幸好贾环机敏,随身水囊里带了参汤,喂贾宝玉喝了几口,不然今儿贾宝玉,非得死在给贾母送殡的路上不可。
而在城门口,也有一众人马在这里等着。
只见宫内大监汪安,手捧圣旨,而在他的身后,则是十几名小太监,以及二十名龙禁尉,除此之外,还有两辆囚车,一辆木驴刑车。
两辆囚车之内,分别是周文仁和胡君彦,而那辆木驴刑车之上,则是光着身子的胡玉娘。
等贾母棺,荣国府众人,以及前来送殡,前来路祭的宾客,齐至城门口之后,汪安展开手中圣旨,高声道。
「有旨意,众人跪听。」
汪安话音刚落,一众人等足足数千人,尽皆跪伏在地,恭听圣旨。
皇帝的这道圣旨,内容其实很简单,先是将周文仁,胡君彦,胡玉娘三人的恶行说了一遍。
经东厂和三法司审结此案,判处三人斩立决。
然后圣旨里,又缅怀了一番初代荣国公的功勋,以及去年柳林镇一役,荣国府阵亡了贾琏,阵亡了一百多名部曲家将的功勋。
陛下特下恩典,将周文仁,胡君彦,胡玉娘三人,在贾母棺之前正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头颅,告慰贾母的在天之灵。
汪安宣读完旨意之后,贾府众人纷纷落泪,山呼万岁,叩谢天恩。
贾宝玉跪在贾环身后,也跟着大家一起叩谢皇恩,只是他的神情却很是平静,甚至有些木然。
接着,荣国府那些白盔白甲的部曲家将,有七八个人走上前来,像拎小鸡仔一样,将周文仁胡君彦,胡玉娘三人,按倒在贾母的棺之前。
周文仁和胡君彦,好似待宰的猪狗一般,跪在那里不住的挣扎着。
要不是他们的下巴被卸了,指不定会喊出什麽话来。
而胡玉娘因为一路骑着木驴刑车,故而并未被卸掉下巴,嘴里也没有塞什麽破布之类的东西。
毕竟此刑之一大特点,便是女子跨坐其上,每行一步都会疼得身体颤抖,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哀豪。
若是塞了嘴巴,还怎麽哀嚎呢?
胡玉娘被按倒在贾母的棺之前,她还挣扎着抬起头,在贾府众人里看来看去,似乎在找什麽人。
然后,胡玉娘的目光,定格在了贾宝玉身上。
只见胡玉娘原本黯淡的双眸,瞬间有了一抹亮色,她嘶声喊道。
「二爷,孩子,孩子,二爷,求求您,善待孩子!」
胡玉娘在看着贾宝玉,贾宝玉也在看着胡玉娘,只是贾宝玉的双眼,空洞飘忽至极。
好似在他的眼睛里,只有贾母的棺,其他任何人,任何事,他都瞧不见似的。
而胡玉娘的连声嘶喊,贾宝玉也好似完全没有听到一般。
贾环原本跪在贾母的棺之前,见胡玉娘死到临头,竟然还敢如此。
贾环登时便火冒三丈,只见他爬起身子,来至胡玉娘身前,抬手便是一个嘴巴子,打得胡玉娘嘴角流血,满口银牙也不知道掉了几颗。
『淫妇,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贾环咬牙切齿的说道,「今儿不妨让你做个明白鬼,你那个野种,早已经在黄泉路上等着你了!」
贾环话音刚落,胡玉娘便泪眼沱,声音无比凄厉的喊了声。
「不!我的孩子.....
周文仁听了贾环这话,那双眼好似要喷出火来,可惜他被卸了下巴,只能发出像杀猪一般的鸣鸣声。
随后,那七八个部曲家将,将周文仁,胡君彦,胡玉娘三人按倒在地,然后一刀一个,将他们斩首示众。
行刑完毕,汪安朝贾母的棺柠轻施一礼,然后带着那些小太监,以及龙禁尉回宫复旨。
贾府众人又跪地哭了好一会儿,这才纷纷起身。
等出了城门口,只见那两百一十六名部曲家将,尽皆高声大喊。
「宾客请回,本家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