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0298【棒子开始发力抹黑游科】(1 / 2)

重启人生 王梓钧 4347 字 2天前

第301章 0298【棒子开始发力抹黑游科】

字节跳动的员工们,过完年回来发现有会计师团队常驻,纷纷猜测公司什麽时候可以顺利上市。

元宵节仅过了三天,初期尽调与规划报告就摆在陈贵良面前,需要根据这玩意儿进行公司财务合规整改。

大问题很少,小漏洞挺多。

接下来一段时间,会计师团队每周要来三四天,逐步纠正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知乎已经架设好网站,但还没有开始推广。

负责知乎的产品经理叫吕杰,人大毕业,是字节跳动A融资之后加入的。他刚开始在校内网搞一些小活动,继而又转去海内网做活动策划。

「老板,这是我们讨论以后,对知乎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吕杰把方案书递过来,简单阐述里面的内容:「既然要跟校内网群组丶百度贴吧丶百度问答丶天涯来吧区别开来,那不如区别的更彻底一些。」

陈贵良一边看方案书一边问:「你打算怎麽做?」

吕杰说道:「知乎在运营初期,只能通过邀请码注册。由公司高管丶项目组成员,通过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发放邀请码。受邀请者,要麽必须是名校毕业,要麽是专业领域的权威。」

陈贵良听得笑了笑。

吕杰继续说道:「初期不要急速扩张。受邀请者如果在知乎注册,每周自动给他们生成一个邀请码,这样他们可以邀请自己的朋友。同时再按照答案的被采纳率和数量,给他们按标准增发邀请码。」

「另外,每周在海内网丶校内网,随机抽取5人发送邀请码。需要自己先填申请表,才能拥有被抽取的资格。」

「没有注册帐号的游客,也可以访问知乎。但游客不能注册丶不能发言,只能默默浏览。」

「还要防止已注册用户灌水,多次警告不听就禁言一段时间。」

「要把知乎打造成高端知识社区,让知乎的邀请码重金难求。让无数人想加入而不可得,只能天天做为游客去浏览问答内容。」

「这样一来,就跟其他知识社区彻底区别开来。让知乎在内类网站里面独树一帜,极大增强知乎用户的黏性。等名气打出去了,再逐步扩大邀请码发放量,直至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开放注册。」

陈贵良盯着吕杰仔细看了几眼,很想问:你也是重生回来的吗?

其实这并非吕杰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他跟整个团队讨论的结果。

类似的其他网站丶社区已经做起来了,知乎创建得比较晚,必须进行差异化竞争。既然要搞差异化,那乾脆搞得更极端一些。

陈贵良成为第一个注册用户,随便瞎几把提了个问题:「给长城贴瓷砖的可行性及力学分析。」

紧接着,他又给已经72岁的黄教授打电话。

黄教授四年前当选中科院院士,目前是北大的博导。钱学森回国之初亲自授课,黄教授就是那15名学生之一。

被陈贵良一通怂恿,黄教授还真答应注册,工作之馀换换脑子也不错。

他不但能搞那些高科技,居然还真对建筑有研究。

看到陈贵良给长城贴瓷砖的提问,黄教授从工程规模与成本丶技术难度丶文物保护丶环境影响丶维护成本,以及各种力学角度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可行性为零。

黄教授当晚在家里越写越快乐,因为这玩意儿不费脑子,却又在正儿八经讨论问题。他一口气写了三千多字,还附带许多计算过程……

次日,黄教授还给自己的博士生们讲这件事。

那些博士生在做课题之馀,以游客身份跑去知乎围观,看到黄教授的答案都笑喷了。

与此同时,知乎已经诞生30多个提问,其中一半以上有人给出了答案。

都是那种非常专业且有深度的答案!

回答者都是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

不仅有理工科的问题,还有不少文科类现实问题。比如怎麽才能进央视做主持人,央视主持人需要什麽基本功,陈贵良辗转请到小崔来回答。

博士生们感觉自己发现了宝藏网站,纷纷打听怎麽才能注册,结果被告知需要邀请码。

邀请码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获得。

第一,通过校内网丶海内网帐户填申请表,每周抽取5人发放邀请码。(说是随机抽取,其实优先选择学历高丶资历深的。)

第二,从朋友那里获得邀请码。

博士生们连忙去找黄教授,结果黄教授说他每周只有一个邀请码。每月结算回答次数和采纳率,再按标准增发邀请码数量。

博士生们都无语了,在网站注册帐号也这麽难?

黄教授却觉得很有意思,他直接把邀请码当成奖励,优先奖励给课题组表现优秀的博士生。

在一些小圈子里,知乎的名气迅速扩散。

相比起知乎的缓慢发展,天涯来吧却急速扩张。

这玩意儿纯粹模仿百度贴吧,通过谷歌搜索的关键词,来形成一个又一个相关社区。

但是,隐患极大。

谷歌中国的双总裁制,已经斗争出结果。

李开富把另一位总裁,逼得去年底主动辞职。

然后,谷歌中国就出尔反尔,开始争夺天涯来吧的控制权——我竞争对手许下的承诺,我为什麽要遵守?他已经离职了,你有疑问就去找他呗。

天涯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因为谷歌还是天涯的股东,在双方合作之前入股的,而且为天涯提供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