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这高阳县子,果然俊俏
两日后,长安城曲池坊。
冬日难得的暖阳穿透云层,洒在曲池江畔的梅林上。
红梅依旧开得如朝霞般绚烂,只是今日的梅林旁,少了几分文人雅士的风流,多了几分军伍的刚硬气息。
「你这婆娘,一会可别给某丢人,里头待着的可是公主和皇后!」
一个身着布衣的汉子站在梅林外,嗓门洪亮如锺。
他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一看便知是军伍出身。
他身旁的妇人穿着浆洗得发白的布裙,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性子却大大咧咧的,闻言白了他一眼:「知道了知道了,从家里出来你就絮叨没完,好像我多给你丢人似的!」
她手里攥着个粗布包袱,里面裹着针线。
那是兵部派人提前分发的羊毛线和竹针。
不远处,另一对夫妇的光景却截然不同。
妇人穿着半旧的襦裙,双手紧紧绞在一起,脸色发白,连话都说不利索:「公丶公主与皇后殿下在前,万一我做错事了可怎麽办?」
站在她面前的男子忍不住失笑,伸手握住妻子的手,掌心的厚茧蹭得她手腕发痒:「娘子不必如此,你自小读过书,难道还比不上那些村妇出身的?放宽心便是。」
「可这是你晋升旅帅的关键时候……」
妇人依旧忧心忡忡,声音发颤。
「妾身怕耽误了郎君的前程。」
男子无奈地摇摇头,眼底却带着暖意:「傻娘子,陛下让家眷来学织毛衣,本就是体恤将士的心意,哪会因此苛责?再说了,你能来,某就已经欢喜得很了。」
他这娘子自小家中落没,性子便越发胆小,这次还是他磨了半天才肯来的。
再往远些,又是另一番景象。
往日里总是妻子送郎君上战场,今日却反过来。
汉子们站在梅林外,看着自家婆娘整理衣襟,再三叮嘱:「进去后少说话,多学着点。织得快些,也好让弟兄们早些穿上暖衣。」
两日前,李世民从温禾府中回宫后,便让兵部传了旨意。
令长安附近的统军府派遣代表前来曲池坊。
毕竟需要冬装的府兵太多,一万件羊毛衣,总不能让一万户家眷都挤来,便让各府推选军官家中手艺灵巧妇人。
今日到场的男子,至少也是正七品上的队正,还有少数几位从六品下的旅帅。
他们都是大唐军中的基层军官,大多是靠着一刀一枪的军功,从普通士卒一步步爬上来的好汉子。
「都到齐了吗?」
一个禁军的校尉站在梅林入口,手里拿着名册清点人数。
见人差不多到齐了,他抬手朗声道:「诸位娘子随我来,高阳县子早已备好了场地,公主殿下和皇后娘娘在里头等着呢。」
妇人们互相看了看,有的紧张得手心冒汗,有的强装镇定挺直了背,跟着校尉往梅林深处走去。
汉子们留在原地,望着妻子们走进梅林的背影,心里头既有期待,又藏着几分莫名的忐忑。
谁能想到啊,自家婆娘竟有机会得见天颜!
那可是皇后殿下,他们这些基层军官,这辈子都未必能得见一面。
便是陛下,也只在大朝会时远远瞧过一次轮廓。
日后回到营里,跟弟兄们说起来。
「我家那口子,可是见过皇后和公主的!」
光是这一句,好似就能光宗耀祖似的。
便是家中儿女将来订亲,这也是桩能让媒人高看一眼的体面事。
梅林深处,一道素色屏风立在暖阁前,屏风上绣着松鹤延年的纹样,针脚细密,墨绿的松针衬着丹红的鹤顶,雅致又喜庆。
屏风后隐约能看到两道端坐的身影,正是长孙无垢与李丽质。
前者依旧端庄典雅,后者显的有些紧张。
温禾站在屏风侧,看着低声对身旁的李丽质道:「别紧张,就像在家教温柔那样就行,她们都是来学手艺的,又不是来考较你的。」
李丽质攥着手里的竹针,指尖微微发颤,竹针冰凉的触感反倒让她定了定神。她用力点头:「我知道!」
今日她特意穿了件浅粉色的襦裙,裙摆绣着几枝缠枝莲,头上只簪了支素银簪子,少了几分皇家公主的娇贵,多了几分邻家少女的亲和,瞧着倒像个跟着大人学事的小姑娘。
屏风后,长孙无垢端坐在软榻上,手里捏着一串菩提子,听着外面渐起的脚步声和低低的交谈声,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
她特意让宫女将场地布置得简单些,暖阁里烧了地龙,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梅花香,倒不像个皇家场合,更像寻常富贵人家的内院。
不多时,那些军官的家眷便在宫女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诸位娘子,请按方才领的号码牌,到相应的位置就坐。」
说话的是长孙无垢的贴身宫女,举止端庄,声音清亮的说道。
妇人们虽不认得她的身份,可瞧着那沉稳的气质和精致的衣料,便知是位「贵人」。
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按着号码牌上的数字,找到铺着棉垫的矮凳坐下。
一时间,暖阁里只剩下布料摩擦的窸窣声。
这麽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屏风方向,反倒让屏风后的李丽质紧张起来。
她小手绞着裙摆,小声唤道:「阿娘……」
长孙无垢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指尖带着暖意:「安心,有嘉颖在一旁陪着你,不必害怕。她们都是将士的家眷,心思最是淳朴,你好好教她们便是。」
她其实打心底里乐意让丽质做这件事。
皇家儿女,不该只困在宫墙里描龙绣凤,能像当年的平阳昭公主那般,为家国出份力,才是真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