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各方反应,瀛洲告警
南洋中部,在大昭过洋牵星图中充当东丶西洋分界线的婆罗洲。
山海会大本营。
这家势力本质上只是一个宝船遗民抱团取暖的互助组织。
组织结构松散,主体由当年郑和下西洋留下的官厂(军事补给点)丶留守船员聚居点丶宣慰司组成。
婆罗洲上留下的人最多,实力最强,自然而然就成了总部。
当代会长,三品【在世鬼神】老吊爷却有些愁眉不展。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老头八十又三,皱眉的时候满脸褶子就像是个乾瘪的橘子,这副尊荣简直一言难尽。
像是个再平凡不过的老农,拄着拐杖坐在正气堂的门槛上,幽幽眺望着6300里之外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故土。
一想到目前山海会的处境,他就深深叹气:
「唉,为了壮大采水人一脉,我山海会不惜提出『一秤金』的入门标准,只要给钱就能列入门墙。
可水班生存条件恶劣,伤亡率远超天班丶地班,三十六堂的采水人还是越来越少。
想想倒也正常,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本的买卖没人干。
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连未来这个行当会变好的预期都没有,又哪能吸引外人加入?
只有别无选择的疍民和我们这些宝船遗民一代代坚守,却也不得不用一代代人的性命筑起山海咒禁之后的第二道血肉长城。
我这家当的难啊!
下一任会长更难。小沈本来是会中的后起之秀,最能担当大任,可自从当年遭受重创也半归隐去了月港.」
陷入沉思的老会长没有注意到,一根金灿灿的吊绳正一点点套到他的脖子上,然后猛然收紧,将他凭空吊了起来。
咯吱!
下端套在老头脖子上,上端没入虚空,无需借力便能挂得稳稳当当。
老吊爷倒是处变不惊,脸上没有任何惊慌,也没有无谓挣扎,加剧二次伤害,就那麽在半空中随风摆动,等待救援。
好在这里是山海会大本营,周围到处都是三十六堂的门人弟子,很快就有人高呼:
「不好了,会长又上吊了!」
正在劳作丶训练的一群年轻人连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老头救了下来。
只是全都对那根吊绳心怀戒惧,救人之后谁也不敢靠近,直到看着对方一点点慢慢消散。
不少人都在小声交头接耳:
「嘿,兄弟们,这就是当年朱家后人逃亡南洋时,用来从咱们山海会手里换走旧港宣慰司的一国之宝?
这宝贝也太危险了吧?」
「谁说不是呢。老会长因为这件一国之宝都得了个老吊爷的外号,连原来的名字都没人记得了。
就可知这动不动就上吊的场面,到底有多麽深入人心。」
「我怎麽听说上一代会长的外号也叫老吊爷,谁继承会长都得连这根吊绳一起继承,说是里面藏着咱们能不能回归故里的大秘密。」
「这就不知道了。不过,要是让我当会长,我也不是不能接受执掌这一国之宝.」
缓过一口气的老吊爷听着弟子们议论纷纷,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他们说的都没错。
传说中,这宝贝在朱家被韩家夺走天命的那一天,突然就出现在了一国之宝【开局一个碗】里,两者共鸣,凑成了一套。
后来已经逃到南洋很长时间的朱家后人们,看中了旧港这片现成的基业,将之交换给了山海会,却谁也参不透其中玄机。
只知道能力是指定目标和自己一起上吊。
目标九成九都会被当场吊死,就算一时半会儿吊不死,吊绳的主人也可以凭藉丰富的上吊经验打败对方。
老吊爷从来就没有见过这根绳子吊不起来的人。
副作用就是主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上吊,再世鬼神也不能抗拒。
而且越接近命数中既定的生命终点,随机上吊的频率就会越高,直到最后一刻,命丧此绳。
「看现在这频率,我老人家应该是快要归位了。
可这山海会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内部水班职官凋零,外部弗朗机人步步紧逼,山海会治下控制国际航道满剌加海峡的满剌加官厂和苏门答腊官厂压力沉重。
如今山海会内忧外患,南洋跟东海一样都是多事之秋。却不知我死后谁人能挑起大梁。」
却在这时,一道满脸兴奋的人影举着手中一本书,像风一样冲进正气堂,大呼小叫道:
「爷爷!爷爷!出大事了,你快来瞧瞧这个。」
老吊爷看着自己寄予厚望的孙子这麽不稳重,更觉脑仁疼,顿了顿手中的拐杖:
「嚎什麽嚎,你爷爷还没死呢。」
接过孙子递上来的一本书册,随手翻开一看,脸上的漫不经心就瞬间被前所未有的郑重取代。
「这是.」
同一时间,更南方苏门答腊岛上的旧港宣慰司中。
当代吴王朱晓斋也一口气读完手中的《海权论》,感觉意犹未尽,未来三月不知肉味。
一身道袍仙风道骨,在大殿里反覆踱步,口中连连赞叹:
「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好啊。
孤早就说过无数次,不知何等蠢物想出来的海禁之策简直愚不可及。
韩家这等窃国大盗提出这等误国之策,还被士绅集团裹挟绑架,简直就是神州万民的罪人!
若是孤坐在那龙椅上,恐怕早已打开国门,天下布武,让我大吴的龙旗插遍东海丶南洋,甚至不断向西,打到新大陆去。
那里的人也是黑发黑眼,定是我神州遗民无疑。」
摇身一变成了海盗王的朱晓斋,一点没有觉得自己屁股决定脑袋有什麽地方不对。
盯着作者的名字好一会儿,才招呼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