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飞弹改装(2 / 2)

「切,爱信不信!我们现在得开始避让禁航区了。」

****

这些货船遭遇的小插曲,并未影响被称为「街溜子」的电子侦查舰,执行任务的进度。

四小时后,「饮马湖号」准时抵达指定海域停泊,并立刻开始进行下潜作业。随着巨大的船体缓缓沉降入水,其主甲板上驮载的帆船「埃斯梅拉达号」逐渐漂浮起来。

除此之外,它还搭载了一艘玻璃钢船体的风帆船,只是体型要小得多。

两艘帆船桅杆上的雷达反射器早已被摘除,所有外露的电子设备和金属部件,也已被全部拆除或严密包裹遮蔽。

很快,一大一小两艘帆船,被完全释放在开阔的海面上。完成任务的半潜船「饮马湖号」,迅速驶离现场。

「开始测试,从X波段雷达扫描开始,探测距离250公里。」指挥员下令。

现代雷达通过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来定位物体。金属外壳是电磁波的优良反射体,但如果是玻璃钢船体,则会吸收或散射掉大部分的信号。

异界的全木结构战舰,也会是类似的问题。

很快,在通过算法过滤「埃斯梅拉达号」的金属船身部分后,雷达探测效果极其不理想。

「这RCS(雷达反射截面)值,还不如一只小海鸥!」技术人员看着数据,无奈地汇报。

帆船的金属桅杆丶支索和帆桁等部件虽然是反射体,但它们非常狭窄,只能产生极其微弱且断断续续的回波,在雷达屏幕上看起来与背景噪声点无异。

何况异界苏冥即将面对的,连这些金属都没有。

风帆完全展开的状态下,雷达反射效果会稍好一些,但风帆本身材质纤薄,产生的回波信号依然非常微弱。

这些特性对于高频率精度雷达来说,极其的不友好!甚至很多信号特徵,在常规的软体处理中,都是被当做噪音去除的!

「还好进行了这次远距离探测模拟测试。」一位工程师看着惨澹的表现,心有馀悸地感叹道。

然而,雷达信号还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

现代反舰飞弹的所有制导和控制系统,都是针对高雷达反射截面(RCS)的现代钢铁巨舰的结构特性设计的,军工人员从未考虑过用它攻击木质帆船。

这原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苏冥这个异数的出现,让原本无需考虑的课题,变成了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为此,他们几乎是半强迫地买来了这艘古董级的训练帆船。为的就是用各种现代化雷达系统对其进行实际探测,获取最真实的低RCS目标数据,并迅速对「鹰鸡」飞弹的导引头软体,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

旁边,一艘未开启AIS信号的江凯II级飞弹护卫舰,正在伴随行动。

舰上的垂发弹仓里,静静的放着八枚待测飞弹。数据线从维修接口接出,工作人员正在根据电子侦查船反馈的数据,紧急对其雷达固件进行改写。

在雷达系统通过后,下一阶段,将轮到他们进行上弹实测。武器这东西,只有实际飞起来试,才知道究竟能不能打。

所有试验人员心中倍感压力,时间异常紧迫,必须争分夺秒!

****

异界,光明舰队所在海域,水下,八小时前。

在一片混乱中,一声微弱到几乎无法被任何生物察觉的机械轻鸣,在金属残骸内部响起。在遭受毁灭性攻击丶主体功能尽数瘫痪后,「退热栓一号」鱼雷内部深处的应急备用计算机,被强制激活。

$>启动

$>退热栓一号攻击鱼雷自检开始.

$>当前异常信息如下:推进器组件故障;主控电脑故障;光纤信号丢失;主电源故障;深度传感器故障;声呐故障

$>无线电应急系统激活,监听开始.

$>监听30秒.无应答信号,无控制信号录入

$>当前任务模式:忠诚;确认状态:任务失联;战斗部自毁程序启动,倒计时3秒

$>321退热栓一号退出任务序列

$>祝捷报频传,归途有暖阳!

正缓缓下沉的残缺金属圆筒内部,炼金炸药被瞬间激发。在寂静中,一团炽烈的光芒猛地爆发,随即又在海水的包围中骤然熄灭,只留下一瞬即逝的黯淡闪光。

周围的娜迦族战士甚至来不及感知到任何声音或震动,致命的爆炸能量已经将他们席卷!

超高压空泡在深海中急速膨胀,又因巨大的水压猛烈坍缩。毁灭性的冲击波,以肉眼不可见地速度,横扫而过。

现场的娜迦战士完全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强壮的身躯如同遭受无形的重锤猛击,齐齐剧烈一震,大口喷涌出墨绿色的血雾。

其中许多娜迦族,就这样永远凝固了动作,无声地漂浮在冰冷的海水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