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怀疑的刺一旦种下,它总是会发芽(1 / 2)

第300章 怀疑的刺一旦种下,它总是会发芽

秋风萧瑟,一天冷过一天。

清晨的时候,沈叶从暖和的被窝中醒来,一睁眼就看到曹敏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一把将曹敏搂进怀里,轻声问道:「怎麽不多睡会儿?」

「臣妾要伺候太子爷起身,参加乾清门听政呀。」曹敏说话柔和,像哄人似的,但是眼角眉梢,却带着一丝掩藏不住的开心。

沈叶知道曹敏在高兴什麽。

作为曹家少有的聪明人之一,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曹家现在看上去挺风光,但实际上就是烈火烹油。

一不小心烧起来,欠朝廷大量银子的事情,就会爆发出来。

虽然这银子,大多都是给皇帝花的。

可是,这种话,他们谁也不敢说出口?

而一旦户部继续追讨欠债的时候,就是他们家出事的时候!

那笔巨债,以前怎麽看都没有还清的希望。

但现在,转机来了!

曹寅这次和小日子那边通过兑换黄金,一口气赚了足足有五十多万两白银。

要是能继续这麽下去,往后还能赚得更多。

户部那笔欠帐,突然之间好像也没那麽压得人喘不过气了!

沈叶昨日见到曹寅的时候,就觉得平日里有点沉闷的他,无论是说话还是神态,都透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劲儿。

「这乾清门听政,现在还算好的,过一阵入了冬,那可真是找罪受了!」

沈叶一边由着曹敏帮他穿衣服,一边连声叫苦:「还不如啥也不管,一觉睡到大天亮呢!」

曹敏听了,只是笑笑,却不接话。

和太子一起生活这段时间,早已摸透太子的性子,知道他此时说的都是真心话。

沉吟了一下,她轻声的提醒道:「太子爷,就咱俩的时候,您怎麽说都行。」

「可是当着外人的面儿,您可千万慎言,毕竟这乾清门听政,可是皇上一直坚持的规矩,别落了话柄。」

沈叶看曹敏一脸认真,知道是为他好,旋即把头抵在曹敏的肩上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又闲扯了几句,简单洗漱之后,沈叶就带着周宝往乾清门外走去。

有资格参加乾熙帝御门听政的,基本上都是六部九卿的堂官,然后就是身上有实权的王公大臣。

皇子之中,也只有那些开始观政的,才有资格来参加御门听政。

当沈叶到来的时候,乾熙帝还没有到,但是参加听政的官员,却已经分成两旁,各自按照自己的品级站得整整齐齐。

站在最前面的,是三皇子允止,他是诚郡王,而在他对面站的,则是廉郡王允祀!

本来左边首位应该是直郡王大皇子允是的,不过他因为白鹿的事情,直接被降成了国公,自然没有了这个位置。

允是此刻站在允止的下首,虽然脸上看不出什麽表情,但却丝毫没有笑意。

毕竟,被削了郡王的头衔,终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

八皇子允祀虽然站在了前排,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丝毫对什麽都不在意。

倒是站在他下首的四皇子允祯,脸色不太好看。

他所站的位置虽然变动不大,以往是站在大皇子的下首,现在变成了站在八皇子的下首。

可是这种变化,对他这个性格要强的人来说,格外刺眼。

因为这等于明摆着告诉所有人:他被一个当弟弟的给压了一头。

他心里憋着一股闷气,很不是滋味。

沈叶刚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不到半分钟,乾熙帝就在梁九功的陪同下,坐在了听政的龙椅上。

在众人行礼之后,乾熙帝听政就此开始。

偌大的朝廷,每天都有不少的事情要处理,不过沈叶既不是禀告的人,也不是做出决定的人。

所以这御门听政,对他来说,这场面很是有些无聊。

就在他一边听着乾熙帝的安排,一边神游天外的时候,就听刑部尚书佛伦上前禀报:「陛下,这是各地呈报的罪大恶极的罪犯名单,请陛下御览。」

听佛伦如此一说,沈叶顿时回过神来。

他心里清楚,佛伦报的这个罪大恶极的罪犯名单,其实就是秋决处斩的名单。

而按照规矩,秋决需要乾熙帝亲笔勾决!

乾熙帝接过名单扫了几眼,然后沉声的道:「这些人的案情,刑部都仔细审核过了吗?」

「回皇上,秋决人命关天,臣等不敢怠慢。所有人的罪责都已严格审查,身份也都一一验明了正身。」佛伦作为一个老刑部尚书,答得从容稳妥。

乾熙帝点头道:「此事事关人命,务必谨慎。」

佛伦点头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会加倍小心。」

就在佛伦退下,沈叶觉得这次御门听政终于要结束的时候,就听乾熙帝突然开口道:「昨日,朕接到一份奏疏。」

「参的是阿尔吉善——说他在朕去热河行宫期间饮酒,诸位爱卿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