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208宋氏大爆特爆,徐二盆满钵满(2 / 2)

「他们,跟隐圣有没有关系?」那位楚氏家老这时轻声道:「隐圣……同六道堂又是否有关联?」

不怪人有此猜想。

上游江夏和下游江州这边动手的时机,太过巧合。

很难不让人相信,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关联。

「大寇谈笑,此前一直都有隐藏自身真正所学,就像此前的杨坤伦以血刀掩饰凛日刀一样。」

齐雁灵这时说道:「她单钩的手法已经相当精湛,但真正的绝学,乃是单手戟!」

在场众人闻言,全部恍然。

「所以,不只聂鹏是秦武的儿子,谈笑也是他子女?」左武卫上将军卫白驹口中啧啧称奇:「还真是教子有方啊!」

卫上将军此前联手另外两位禁军武圣郭烈丶顾春秋,曾经追杀围剿隐武帝秦武多时,虽然最终因为调转矛头指向幽州郡王张慕华,让秦武走脱,但总体来说没怎麽吃过亏。

另外一边的尉迟渊感受就全然不同了。

他本就难看的脸色彻底黑成锅底不说,口中牙齿更是咬得咯吱作响。

莫说他跟秦武本就有恩怨,便是近年来他摔的最大跟头,就是当初东都千秋节大乱时,被秦武所伤。

「隐圣同六道堂之间有多少联系,当前尚不好断言。」齐雁灵言道。

换个人,尉迟渊可能直接将他们归为一夥。

但此刻听了齐雁灵所言,老者却只是低哼一声。

六道堂根底在于当年女帝势力残馀。

而隐武帝秦武则是大乾皇朝开国早期隐太子之后。

女帝当国之前他们便不是一路,而女帝当国之后对乾秦宗室屠戮极重。

「那南朝玉画,终究还是落入隐圣之手。」宋氏家主宋伯礼言道:「还有其他消息,都需尽早上奏陛下。」

在场其他人都颔首。

招呼过卫白驹丶尉迟渊丶齐雁灵等人之后,宋伯礼重新召集宋诚宋世修等宋氏子弟。

「当务之急,除了在朝廷为官的人,凡是没有官身外出游历者,全部召回江州。」

宋伯礼即刻吩咐道:「当下以重建文脉为第一要务!」

说完,他顿了顿之后补充道:「敏宜他们可以不必返回。」

宋世修等人连忙一起应诺。

吩咐完众人,先前面上始终镇定自然的宋伯礼,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宋氏祖地,终于也是身体晃了晃,喉头阵阵发甜,几乎要吐出血来。

………………………………

徐永生一路顺水而下,也不乘船,反而昼伏夜出,避开江上行舟。

他离开江州,途经淮南道舒州亦不停留,直到宣州范围内,方才重新离水上岸。

有归藏石存在,他眼下已经基本不用担心被人卜算推演,只需留神不被人直接目击。

上岸后,寻个隐蔽所在,徐永生方才开始细细检查自己先前在草滩上的种种收获。

宋氏此番就算保住祖地,也是大出血。

用徐永生在蓝星时玩游戏的说法,对方这次大爆特爆,爆了一地。

不提草滩上灵气散逸浪费的宝物和被谈笑带走的部分,只徐永生当前手头,就琳琅满目。

首先是数十枚宝玉。

似果实又似露水的是草青玉。

表面如雪花一般的是瑞年玉。

呈现淡黄色,内有红纹仿佛文字的是襄德玉。

馀下和风玉丶好生玉,亦是徐永生熟悉的。

而当中一枚白里透红,灵气最足的宝玉,则名为存心玉。

其功效,正是辅助儒家武者加速温养积累三才阁里第六枚「仁」之玉璧。

除了众多宝玉之外,还有众多奇金。

利于锻造丶炼制的奇金暂且不提,可以帮助儒家武者修炼的奇金有两种。

一种是对应第一把「义」之古剑的红银,经过煅烧处理之后得到的便是银红血。

另一种则是对应儒家武者第四把「义」之古剑的淬脊钢。

相较于大量的红银,淬脊钢份量较少,徐永生估算一下自己到手的部分,大约是一人份,不知道谈笑那边是否还有更多。

徐永生当前儒家五常之义积累了两层,按照此前个人规划,如果没有特大意外,等自己四品境界时也没有安排份额。

他预计三品时再修持第三层「义」。

当初拓跋锋丶常杰相赠用于第三把「义」之古剑加速修行的缩反金,有两份。

一份徐永生送给谢初然,另一份一直给自己备着。

所以宗师层次修炼,他不需要担心五常之义。

他的第四把「义」之古剑,至少要等登临武圣之后,如果有那一天的话。

故而这份淬脊钢,徐永生并不急需,倒是可以考虑等谢初然晋升四品境界后,可能用得上。

仁义之后,用于辅助儒家武者修炼五常之礼的宝物,徐永生得到四种。

他曾经使用过的紫铜爵,对应儒家武者第一组「礼」之编钟。

然后,玄陶簋(gui音同鬼),对应儒家武者第二组「礼」之编钟。

象首樽,对应儒家武者第四组「礼」之编钟。

然后,是最名贵的白龙匜(yi音同仪),是可以帮助儒家武者加速温养积蓄第七组「礼」之编钟的宝物。

匜,乃是古时礼器,一般而言是人洗手时用于浇水的器皿,形制有点类似于瓢,前面敞口,后面有把手,早期四足,晚期三足或无足。

徐永生手头这个白龙匜,乃是三足,材质仿佛通体皆是白玉,表面有龙纹,当中流露出丰富的灵性。

考虑到三才阁相关限制,能修持第七组「礼」之编钟的武者,至少也是三品大宗师了。

不过,对徐永生而言,按照他的个人规划,便是将来,五常之礼多半也不会修炼到第七层。

倒是另外一个青铜象首顶盖,兽面衔活环双耳的象首樽,对应第四层「礼」,于徐永生个人而言,将来可以派上用场。

至于白龙匜,将来他更可能相赠友人或者用于和别人交易。

用于帮助儒家武者积累温养五常之智的宝物,徐永生得手较少,只有一种慎思石,对应武者的第二块「智」之龟甲。

徐永生本人当前自然是用不上,但同样先留下。

用于帮助儒家武者积累温养五常之信的宝物,他这趟同样丰收,得到四种。

自己使用过的玄黄石对应儒家武者第一方「信」之印章自然不必多说。

诚言石,对应儒家武者第二方「信」之印章。

然后便是此前在岭南见过的明信石,对应儒家武者第三方「信」之印章。

徐永生这趟从草滩拾取的明信石,数量甚至还比玄黄石丶诚言石更多。

不难想见,多半也是宋季礼等宋氏中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岭南从土寨民手上交易或者劫夺而来。

不过,如果能得到明信石矿,他们肯定更高兴。

除此之外,另有一枚潮汐石,则是对应儒家武者的第五方「信」之印章,典出《水经注·洭水》「穴口若井,一日之中,十溢十竭,信若潮流」之语。

按照徐永生对自身未来规划,就算可能修持第五层「信」,也要很久以后。

不过,就他所知,王阐似乎有意在宗师层次修持第五方「信」之印章。

此宝或许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想来因为宋氏本身以儒家武学传家立世的缘故,除了用于儒家武者修炼的宝物之外,其他宝物数量相对较少。

谈笑是纯武夫路线的武道宗师,劫夺宋氏宝库,多半盯着许多武夫合用的宝物。

被齐雁灵所伤,遗失洒落许多灵宝的情况下,谈笑多半也更注重留存保有纯武夫方面的灵宝而放任舍弃释丶道丶儒类别宝物。

但托她的福,宋氏这一次依然「爆」出许多旁的天材地宝,并遗失在那片草滩,让穷惯了的徐永生一朝盆满钵满,眼下目不暇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