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304.你方唱罢我方登台
获麟泣血者,典出《春秋》「西狩获麟」一说,寓意见美好殒灭而感应大凶之兆,忧愤难当。
徐永生不讳言,在得知谢恋丶谢华年父子有心为谢氏一族凝聚文脉以期立下百世基业的打算后,他颇不以为然,双方不是同路人,甚至不排除将来成为对头的可能。
但对于毁灭谢氏一族的大乾皇朝来说,他们是毋庸置疑的忠心臂助与边境藩篱,结果却因为一场冤案,一场人为酝酿的冤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果。
但乾皇对此并不在意,甚至默许,乐见其成。
对大乾皇朝而言,何尝不是一场西狩获麟。
徐永生对乾秦皇室没有什麽崇敬之情,但眼看着太平盛世大好江山被人生生玩崩了,心中仍难免生出几分愤懑。
他手中横刀的刀锋指向前方,凝立不动。
风雷激荡下,重重光影组成的虚幻麒麟,徐徐闭上双目。
虽未出刀,但在长时间凝练下,这一刀的刀意愈发凝练纯熟。
徐永生就这麽默默积蓄,直到自己本次佩韦佩弦坚持到最后,收功解除,个人五相五常分配恢复原本仁七义三礼三智五信三的模样。
没有五把「义」之古剑支撑,徐永生不再便于施展自己的获麟泣血。
他改为修炼其他武学。
趁着此番兵荒马乱,各方争斗不休,徐永生此前待在关中京畿潜伏静观其变,在此期间,谛听每晚外出陆续带回的消息,平均质量比平时高出不少。
除了先后得到黄珏丶姜振国秘密外出的相关消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密辛以及武道绝学。
当中一门名叫德风七章的儒家绝学,正是徐永生的心头好。
正是一门大乾皇朝武学宫中收藏的绝学,徐永生此前只闻其名,了解个大概,但权限不足以浏览借阅其中具体修炼法门。
之所以盯上这门绝学,原因之一是其功效不俗,原因之二则是因为这门绝学的相关修习要求,正合徐永生早年就为自己定下的修行路线。
学习和修炼德风七章的基础,是要求儒家武者先在自身三才阁内积累出七枚「仁」之玉璧,三组「礼」之编钟和五块「智」之龟甲。
无需佩韦佩弦或者佩韦自缓,徐永生本人的儒家五相五常分配,当前正符合。
所谓德风七章,典出「君子德风,小人德草」之语,经由徐永生修炼,先炼化自身浩然气在体外形成阵阵微风。
然后,无形之风开始凝聚,最后竟然显化为有形有质,闪动光辉的玉章。
徐永生继续修炼,原本如瓦片般大小的玉章,开始变得越来越大,接着如门板,如屋盖。
到得最后,一面玉章,竟然仿佛有亩许田地那般巨大,悬于半空中熠熠生辉,分作正反两面,当前玉章两面上都是一片空白,没有文字也没有图形。
修炼到这个地步,徐永生的德风七章之一,算是真正有了火候。
而接下来,类似的玉章,他需要以自身浩然气炼成一共七块,与敌人实战交手之际,七章齐出,如此方是这一绝学的完整呈现。
在徐永生修炼的同时,他还在密切关注正在进行的关中丶河东之战。
不论是东北四国陆续出问题,还是道门北宗发生内乱,使得整体局面都对位于关中的姜家非常不利。
姜志邦得乾皇任命成为新的国相,此前看上去权倾朝野,党羽众多,但他毕竟根基浅薄,其本人也是近年方才修成武圣境界。
背后没有乾皇支持的情况下,姜志邦无法再一手遮天把持朝堂。
朝廷中枢其他高官达成一致后,支持宋王秦玄,在如今的关中帝京已经稳稳占据上风。
他们再阻挡住河东攻势,接下来便是向姜家动手。
虽然姜皇后尚在,但姜家局面仍然变得危急起来。
姜志邦除了联络林修丶常啸川丶汤隆丶陆绍毅等人之外,也在针对敌方阵营分化瓦解。
韩松天的韩氏,赵垚的赵氏,以及魏氏等名门世家内部,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有人针对东北四国和道门北宗下手,姜志邦这边也同样没闲着。
只是他们在韩氏丶魏氏等地方的努力,没能达成预期中的效果。
姜家在关中帝京愈发势弱,姜志邦不得不考虑撤离关中,退往巴蜀的选项。
原本已经隐隐然要被他们撬动的朔方黄家,这一刻也变得犹疑起来。
局面愈发有利于秦玄和朝廷中枢。
这惹得身在河洛东都的太子秦虚都不安起来,放缓己方在河北道带给北方联军的压力,以便于北方联军更好地牵制秦玄等人。
结果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关中帝京忽然再次爆发大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