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绝圣(2 / 2)

公孙弘摇摇头,发灰发蒙的眼睛望着他,「但我知道,如果不是匈奴残破,他族黯淡,孔家叛逃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而你,大汉的御史大夫,能不顾上君忌讳,深夜来到相府的事情不多,恰好,孔家是一个。」

张汤长嘘一口气,「老相国,我该怎麽做?」

绣衣直指御史找到了孔家的西逃路线,也推算出了孔家的想法,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就比如,埋葬至圣世家。

从曲阜到南阳一千二百里,漫漫长路,可以发生很多未知的意外。

公孙弘不答反问:「你想做的事,来问我一个儒家中人,合适吗?」

言语间,充满无奈。

就是太子宫臣里,像张汤这样的人太多了,他才不敢死。

如果他死了,张汤今夜问的,就该是上君了。

要说都是聪明人,既不缺乏手段,心性也是上上之选,怎麽到关紧的事上,显得那麽犹豫呢?

张汤哑然。

他此次前来,是想知道老相国知不知道孔家的事,如果知道,是不是老相国提前知会了孔家,如果是,老相国对儒家的态度到底如何?

此刻看来,他的想法从一开始就错了,他根本不必在乎老相国对儒家,对孔家的想法和态度,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

「又错了!」

公孙弘声音再次响起,一股威严的气势扑面而来。

张汤呼吸一滞,这样的威严,在公孙弘御史大夫任上时常能一见峥嵘,但在公孙弘成为大汉丞相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而且,雄威更胜往昔。

这种大海孤舟的感觉,让张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大汉丞相位置有多远。

张汤躬身肃立,「请相国教我!」

「知道我为什麽要你念庄子那段话吗?」公孙弘既满意他的求教态度却又不满意他那被真刀真枪近身搏杀影响下而不好使的脑子。

「相国是说,只有『圣人』死了,那些圣人制定的仁义礼法等规范,才不会为大道所利用?」

张汤脑海清明,眼中有精光闪过,「相国是支持我诛了孔家?」

公孙弘始终不明白自己教授过宽仁的弟子为什麽会那麽好斗,一点就着,「你为什麽要诛孔家?数千圣人后裔之死,无数儒者拼死反扑,你就那麽确定能撑得住吗?」

「相国,不诛孔家如何绝圣?」

「我问的是,你,为什麽要诛孔家?」

「相国的意思是?」

「我没有意思,不过是提醒你,墨家早就对儒家丶对孔家下了诛暴令,百家也对儒家丶孔家满是仇恨。」

公孙弘闭上了眼睛,「再有,位居三公,不止代表你自己,你可以死,但你手上沾染的血,不要甩到任何人身上,明白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