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归兮(2 / 2)

吾丘寿王额头见汗。

见弟子明白了,董仲舒直接问道:「路舆呢?」

「在这。」

吾丘寿王拿出了一副舆图,是孔家随信送来的,起点丶终点是确定的,路线却有几条,连孔家自己都无法确定会怎麽走,但董仲舒却注意到一个严重问题。

孔家为了尽快到达,所有的路线基本都是从鲁地直插豫地,更要命的是,在进宛之前有个共同的交汇点。

陈蔡!

春秋时期,孔子受楚昭王邀请赴楚,率弟子途经陈蔡两国交界处时遭围困,孔子师徒被围于荒野七日,期间粮草断绝,弟子多病倒不起。

儒家称之「陈蔡绝粮」,或「在陈之厄」。

孔家不知道是为了悼念先祖,还是一时疏忽,陈蔡之间,成了必经之路。

「孔家西狩几日了?」

「八日—

吾丘寿王脸色苍白。

如果时间推算没错的话,此刻的孔家车队,就正在陈蔡之间。

「老师,要派人去救吗?」

「来不及了。」

董仲舒长叹一声,「且看孔家的命了,愿先圣保佑。」

和公孙弘一样,努力让公羊成为显学的董仲舒,对「本家」没有太过在意,虽说在努力把孔子推崇到至高位置,力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传说,孔家,在他们眼里,一直是吉祥物的存在。

而今,吉祥物可能要死了!

董仲舒说不难受是假的,但更难受的,是吉祥物还提前把「圣地」弃了。

如果吉祥物能挺过这一劫,在南阳这尚有再造圣地的可能,如果不能—-从今以后,儒者,没家了。

董仲舒长恨,为什麽少智的人总喜欢多动呢?

共功制丶圣族西狩—和这群愚蠢的家伙一块,何时才能振兴儒家。

夕阳暮色中,孔家车队驶过了弦歌台,为了急行,孔家人连车都没下,孔延年丶孔安国等人站在车上遥遥地向先祖受难之地拜了几拜,祈求祖宗保佑之时,不由得潜然泪下。

「礼乐崩坏兮,瓦釜雷鸣高岸为谷兮,深谷为陵痛我生民兮,遍地哀鸿念我大同兮,恍若大梦天命何归兮,四海飘篷」

驶入无名山谷,孔安国在骡车上踏步舞剑,大袖飘飘,剑光摇摇,俄而长歌,歌声中充满了悲壮的幻灭。

孔家人人肃穆,低沉苍凉地和唱着:「天命何归兮,四海飘篷———」

山腰之上,以墨家为首的百家诛暴之士齐聚,闻听歌声,「现在就送你们归西!」

滚木石排山倒海般从陡峭的山坡涌下,铁箭尖厉地啸叫着,如急雨般飞下。

学问之争,素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