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1 / 2)

第109章

闻慈哼着歌来到办公室,推开门,就见到苏林手里拿着个邮局包裹。

包裹已经拆开了,露出里面的一封信和扁盒子,那盒子的大小形状有些眼熟,闻慈看到,脚步一顿,这好像是苏林寄给国家美术出版社的小人书?

苏林看到她,如常道:“没中。”

闻慈安慰道:“国美出版社肯定要求很高,没关系,我们可以以后再尝试吗?”

也许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反正再差的结果,也不会比现在差了,苏林居然觉得自己出乎意料地平静,他点了点头,甚至还能笑出来,“我准备今天就再给北方美术出版社寄出去。”

闻慈赞同地点点头,想起了自己的《乒乓》。

都寄出去十几天了,怎么还没有回音呢?

……

此时的北省人民出版社,正在就《乒乓》能否彩色出版这事,争执讨论。

乌海青率先发言,他坚定道:“我觉得以这本书的质量,必须出彩色!去年《雄鹰高飞》那个质量都能出彩色的,凭什么《乒乓》不能?它比那本还好呢!”

《雄鹰高飞》是出版社去年出的一本小人书,老画师了,以往一贯是品质远远高于平均线的,但近些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技艺大为退步。

但毕竟合作过很多次,他寄来的这本小人书,出版社还是给彩色出版了。

主编扫着其他编辑的面孔,“大家认为呢?”

编辑一号最先反驳,振振有词,“林老给出版社出过十几本小人书,他以前的作品是有口皆碑的,就算上一本质量比不上从前,那也有喜欢他的市民收藏,不愁卖不出去!”

乌海青翻着白眼打断他,“我们出版社的小人书本来就能卖出去!”

在娱乐匮乏的年代,小人书就没有滞销这一说儿!

编辑一号被噎住,气得直拍桌子,“主编你看看!你看看!他是怎么回事儿!”

主编咳了一嗓子,打圆场道:“好了好了,大家友好讨论嘛。”

编辑二号喝了口茶水,温言细语道:林老毕竟是几十年的老画师了,他的水平和名气,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是海青,这个闻慈也不一样啊。就算加上上回那本《松海》,那也就是本黑白的短篇幅小人书,她还只是个没名气的新画师呢。”

主编听着,认同地点点头,他犹豫就是这个原因呢。

要是闻慈想出黑白的,他二话不说也就答应了,要是这本是个四五十页的,他咬咬牙也就给出个彩色了,但这本可足足有一百零八页!

这个篇幅,要是出彩色,纸质和印刷都是有要求的,一本大约得卖四毛!

四毛,这是什么概念,一斤猪肉也就八毛钱而已。

而普通小人书,大多数也就一两毛钱一本,便宜的,甚至只有几分钱。

他们出版社的确出什么都能全部卖掉,正因如此,才要对人民格外负责。

主编思考了好几天,

给他递手帕(),瑑瑑厐?“???衟絙?()?[()]『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嗯,真好。”

苏林拿手帕按住眼睛,但眼泪怎么擦也擦不干净,他不好意思极了,背过身去,把汇款单按在怀里,哽咽道:“我,我第一次,我真靠自己成了……真,真好……”

“你本来就很有天赋,要有自信嘛,”闻慈道。

苏林在办公室悄悄哭了一场,按捺到中午,他往常都是热饭吃的,但今天却收拾东西回了家,闻慈知道,他肯定是想跟爷爷奶奶报喜去。

很好,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

闻慈的心情很好,但出版社主编的心情还是有些忐忑。

那天开完会定下来彩色后,他回到办公室,又有些后悔,反口的事是做不出来了,他让小干事查了查近些年体育题材的小人书,结果发现,根本没出过这个题材的。

主编:“……”

他有些不可思议,再三确认后,发现是真没有大出版社出体育方面小人书。

诚然,现在“体育”对大家来说还是个新鲜词儿,跑步、篮球这些是能运动,但也没什么特殊的,哪怕知道“乒乓外交”这个词,也仅仅是知道而已。

至于乒乓球是怎么打的,那谁知道呢?

主编试图给自己找一些反悔的理由,特地去工农兵大学里找朋友问了问,这人以前是体育老师,现在转到后勤了,看到那本画着打乒乓球的小人书时,眼睛都瞪大了。

“嚯,还有画这个的呢?”

主编把手稿递给他,“你看看这上头画的对不对?”

他的想法是,就算这画师知道乒乓这个东西,可要是不够了解,那画出来肯定有很多误差,比方打球的姿势啊、发力点啊、规则什么的,会让内行人看了笑话。

要是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反悔了。

但当过体育老师的朋友拿过来一翻,立即看得如痴如醉了。

一百多页的小人书,大多是画儿,上面文字叙述不多,很快就翻完了,朋友合上小人书,还意犹未尽,“画得真好,难道是运动员转的行?这本出版了吗?要是出版,我一定买!”

主编不敢置信,“没有错误的地方?”

“没有啊,”朋友摇头,“感觉对乒乓挺了解的,诶,说不准当过乒乓运动员呢!”

主编被朋友缠着问了一通什么时候能出版,好不容易回到出版社,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沉沉地叹了口气——算了,汇款单都寄出去了,就照水彩出了吧。

说不准没那么糟糕呢?

但到底是少见的体育题材,主编由于再三,第一版只决定印1000本。

……

这一批《乒乓》,主编是报着试水之作的想法,如果反响好的话,市面会增加大量体育方面的小人书,但如果反响不好,证明这种尝试只有新意,但新意却是无谓的。

他们联系了合作的印刷厂,等到六月中旬,就印出来了一批彩色《乒乓》。

() 的是两个小女孩打球的故事。

开场的女孩叫宁宁,她爸妈是老师,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她当老师教书育人,但是小女孩不喜欢。她喜欢跑跑跳跳,在学校里跟男生抢着打乒乓球,但老师们都说她这样不乖巧。

宁宁心里很郁闷,她被塞进不方便跑动的长裙子里,被拿走了心爱的球拍。

宁宁一个人坐在篮球架下发呆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个女生骄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