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1 / 2)

第111章

老编辑摸了摸自己的老脸,哼笑道:“你前几天不是还打听过人家吗?”

钟玉兰一愣,恍然大悟,“你是闻慈?”她前阵子从乌母那儿偶然看到《乒乓》,很是惊讶,看封底的画师介绍提了一嘴是北省白岭市的,还特意问了一句。

闻慈笑着问好:“您好,我是闻慈。”

钟玉兰笑了笑,她看着是将近六十的年纪了,理着一头利索的短发,已经白了大半,但一双眼睛却很清亮,她一笑,眼角细细的皱纹就挤了出来,像是金鱼拂动的尾鳍。

她转头对大家道:“我和闻慈是同行。”

闻慈一愣。

钟玉兰笑着看向她,解释道:“我是电影制片厂的,你是电影院画师,怎么不算是同行?”

闻慈这才明白,俏皮道:“那您得算是我的大、大、大前辈。”

钟玉兰喜欢大大方方的孩子,遇事不胆怯,她听到闻慈的话,摇了摇头,一本正经道:“我来电影院也没干多少年,可称不上大、大、大前辈。*”

一屋子人都哄笑起来。

乌母笑着拍了下她手臂,“快坐,我们坐着说。”

客厅沙发不够,几个年纪最大的长辈坐着,连同主编在内,剩下还算年轻的都坐在椅子和塑料红凳子上,大家围在一起,虽然没有什么茶点,但气氛很愉快。

钟玉兰要坐到闻慈旁边,老编辑没好气道:“得得得,这就给你让位。”

老编辑往一边挪了挪,钟玉兰大方坐下,离得近了,她很认真地看了看闻慈的脸,忽然笑道:“你怎么想到去电影院的?你的水平,正经美术单位也能进的。”

闻慈没想到话题这么跳跃,但还是道:“我那会儿找工作,就电影院有机会。”

要不是这个机会,她现在估计就在市七中当英语老师了。

钟玉兰问:“你们市的美工水平都怎么样?”

闻慈眨眨眼,道:“都还行,我的同事比较出挑,他也出了小人书。”

钟玉兰眼角的笑纹更深了,“他也和你差不多大?”

闻慈点头,“就比我大了一岁。”

钟玉兰问了好些问题,美工的工作忙不忙、喜欢什么电影、喜欢看什么书……林林总总,闻慈都回答了,心里摸不着头脑,这是调查她的人物生平吗?

乌海青给她倒水,“钟姨你口干不干?”

钟玉兰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笑着横了他一眼,“又不是你说,你替我干什么?”

她又对闻慈道:“你的水平很高,比很多有经验的老画师都强,要是有机会,还是要往更大的单位走一走,大城市机会多,不会把你困住。”

闻慈了然地点头,“有机会的话,我会的。”

钟玉兰满意地点点头。

钟玉兰跟其他老朋友说话去了,闻慈当个合格的小辈,笼络了这帮中老年的心。

等到散场时,老编辑依依不舍,“下回来省城

呢?你吵着姐姐睡觉了!”

熊孩子的奶奶把扒在窗边的孩子拉了过来,朝闻慈讨好地笑笑,“这大太阳都起来了。”

闻慈抬起手腕,看了眼表,这才五点!

她什么也没说,从包里扯了件衣裳,往脑袋上一盖,又闭上了胀痛的眼。

半梦半醒睡到八点多,闻慈到底是扛不住魔音穿耳,从床上爬起来了,等列车员到了时候,她请人家帮忙看了下行李,端着饭盒快快地跑去餐车打了饭。

没办法,她现在三餐很规律,一顿不吃都饿得慌。

和熊孩子相伴到下午三点,等“首都站到了”的广播想起来时,闻慈如释重负。

可算到了。

再熬下去,她的耳膜都要穿孔了,闻慈忙不迭收拾行李,带来的小零嘴儿都吃光了,本来是可以给遇到的小孩分分的,但这熊孩子太可怕,闻慈直接自己全吃了。

行李包轻了一点,但不多,闻慈掏出梳子理了理头发,刚洗完一天,还没油。

她第一个站到了车门旁边。

火车发出巨大的噪音,闻慈身体一晃,等撑着墙壁站稳时,车门就在眼前被拉开了。

“大家慢慢下车,不要挤,”列车员喊着没起到任何作用的话,闻慈感觉到身后传来被海浪拍打的力道,她连忙跳下车,拎着行李箱四下看了看,跟着红色的标识往外走。

首都火车站很大,比北省的省城火车站还要大。

闻慈站在人山人海里,像是水波里的一条小蝌蚪,千万只脚都在往外面迈,她只能顺着人流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踮着脚往周围望,感觉自己似乎得了散光。

好多人,全是人。

这真能找到宗少和吗?

闻慈心里打怵,早知道应该让徐截云约定一个固定的位置,这下好了,隔着各种激动的喊声和吆喝声,她瞪大眼睛往密密麻麻的人堆里望,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棕色夹克,棕色夹克……”

她的眼睛忽地一亮,“棕色夹克!”

接站的人堆里站了个很高的男人,和徐截云精壮的高个儿不同,他是有些文弱的瘦高,起码有一米八五,在这个普遍营养不良的年代算是鹤立鸡群,很是显眼。

他五官端正,生了一双很特别的丹凤眼,略为狭长,看着很有点潇洒的魅力。

闻慈想起来徐截云的评价:“长得人模人样。”

肯定是他!

闻慈想往哪边走,但人流裹挟的力量太强大发,她一个拎着重重行李包的姑娘根本抗衡不了,好在对方似乎看见了她,高高地喊了一嗓子,“闻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