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迁移安置计划
原来是末代苗王的父亲,科曼对上了眼前的人物,王宝活跃的时间是在法国撤离法属印支之后。
寮国境内的苗人村寨一共有十八个,王宝集合一些部落头人和苗族青年,组建了一支地方武装,宣布效忠新获得独立的联合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王宝领导的地方武装不是寮国的「政府军」,他的军队带有半独立性质,主要保护寮国苗族人的利益。刚毅勇猛的王宝迅即得到寮国当时的实权人物诺萨万将军的赏识,甚至成为寮国皇家军队中唯一的苗族身份的将军。
但苗人半独立的地位,刚开始就受到越盟的威胁,越盟的远景目标就是全盘接收法属印支,把十九世纪阮朝应该走完但是被法国入侵打断的地区强国之路走完,兼并寮国和柬埔寨。
连体量更大的寮国和柬埔寨都被越盟视为囊中之物,更别提人口更少连半独立地位都要努力的苗人。
「科曼,既然你们能够直接交流,这件事就交给你。」达尚留将军大手一挥,把武装苗人的事情推了出去。
「好的,将军。」科曼一看达尚留将军对这种拉拢少数民族的事情就不上心,这一点法国人就不如英国灵活了,答应下来对王能楚发出了邀请,「王县长,我们好好谈一下苗人未来的发展。」
王能楚犹豫了一下点头,他甚至看不出来科曼的军衔,但是能够直接交流总归是比没什麽诚意的达尚留好相处。
科曼也惊讶王能楚竟然还会说汉语,看起来王能楚不总是待在寮国境内,应该没少跨界和国境线另外一侧的同胞联系。
思考片刻,科曼决定从越南对苗人的民族压迫作为切入点,这是一个可以迅速拉进双方关系的地方,法国对法属印支北方的经营并不深入,目前和苗人没什麽仇恨。
法国人才多少?越南人又有多少?
「我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多年,越南人和汉人一样,瞧不起我们,把我们驱赶到山区。」王能楚口气愤愤的道,「他们想要消灭我们的存在。」
「额……」科曼要是不回答好像自己没有诚意,但是这件事麽,「鄂尔泰好像不是汉人,至于越南,他们确实总学习北方邻居的政策。」
听王能楚的描述,科曼估计王能楚这些苗人之所以目前居住在中老边境寮国这一侧,应该和历史上唯一一个三省总督鄂尔泰有点关系,至于有多大的关系,他又不是当时的人没法身临其境的体会到。
不过对于鄂尔泰所在的朝代,科曼还是有所了解的,雍正虽然比较不善于刀兵相见,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对南方的少数民族不用顾虑太多。
估计在教科书上着重提及的改土归流,过程也不是这麽温和。
越南这个南方小中华,在知道临近的清朝西南地区在进行改土归流,有样学样在正常不过了,二十一世纪越南都是这样。
早就说过了,东方大国的两个邻国越南和朝鲜,实行的所有政策加在一起,不敢说全部,几乎就是东方大国一大半实行过的政策。
这都是从古代一脉相承过来的,总是表现出来比东方大国开放的就是越南,比东方大国保守的则是朝鲜。
在社会主义时期,虽然有多种原因,但朝鲜明显是重工业偏科,越南则是紧跟着实行了开放政策,在东方大国眼皮底下演示了过于保守是什麽样,步子迈大了扯到蛋又是什麽样。
越南也开始觉得过于开放只会沦为代工厂,什麽都积累不下来,权力开始集中。
科曼没空对这一小部分苗人的遭遇长吁短叹,要不他建议王能楚去找鄂尔泰谈谈?
当然该做的还是要做,科曼邀请王能楚找一个饭店,其实就是去堤岸吃点东西,吃东西只是顺便,作为西贡的一部分堤岸还是相当繁华的,主要是让王县长看一看,心里有一个期待。
不指望路边社声称李鸿章去纽约的效果,但美好生活他相信也是苗人追求的,哪有民族天生就喜欢深山老林生活?不都是被逼的麽。
王能楚所代表的苗人更加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可是在两个国家都碰上了改土归流,不然怎麽会这麽大的怨气。
「堤岸是华人的聚集区,法国以自由平等博爱着称。我们当前的政策是推动法属印支的民族平等,组成一个繁荣的法属印支联邦。」科曼满脸淡漠的起高调,「对待苗人我们也是这个态度,我们既要反对大越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区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