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落座之后,石守信环顾四周询问道。
这个问题在离开成都的时候就说过,当时是说让众人这一路都好好想想。
现在到了潼关,洛阳已经不远,也是时候给出个答案了。内部的意见统一了,石守信才方便调动政治资源,去谋一个容身之地。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
至于荆襄,那边无论是曹家还是司马家,控制力都非常薄弱,而且多年战乱地广人稀。把石守信和他的部曲安置在那边,等于是一手缔造个新军阀出来,少说也是个刘表了。
司马家怎麽可能做这样的蠢事情!
因此这个地方压根就不值得拿出来讨论,司马家一定会把最信任的人安置在这里主持大局。
「辽东苦寒,胡人环伺。我们在那边毫无根基,最多,也就是替司马家当一条看门狗。」
李亮开口说道。
众人都是频频点头,这个时候去辽东,跟找死没有什麽区别。去那种地方,还真不如留在汉中。在汉中起码能苟活,遇到石守信这样开明又有手腕的,说不定还能活得很好。
去了辽东,那边只认谁的刀快!没根基就摇不到援军,遇到事情岂不是要完?
「河西羌胡已经成了气候,现在就已经蠢蠢欲动,将来迟早要闹起来。我们在汉中时,就听闻过许多风声。此刻去河西,亦是自取灭亡。
况且河西距离邓艾屯田的地方不远,不亚于强敌持刀在身后,连手脚都舒展不开,何谈安居乐业?」
袭祚也投了一个否决票。
这个建议,众人亦是没有反对。
事实上,无论是辽东还是河西,对他们这些汉中地方而来的部曲而言都太不友好了。
「我也来说两句。」
石守信开口道:「河南地方虽好,但无论是河内,还是洛阳,又或者是荥阳或者颍川,那都是逼近朝廷的咽喉。以我之见,我们的身份,恐怕还不配在这些地方落户。」
也不等众人回答,他继续说道:「淮南倒是很合适,只不过淮南多次叛乱,基本上都是站在司马家对面的。我们若是去了,很可能被裹挟参与叛乱。到时候无论是站在谁这边,都要经历一番苦难,此时去淮南纯属自取灭亡。」
这个观点倒是很新奇,众人从未听说过,但仔细想想却也不无道理。
确实如石守信所说,司马懿高平陵之后接着便是淮南三叛。后面搞不好还有四叛五叛六叛。
石守信若是带着他们在这里落户,至少大几千户的庄园规模,手里还有数千世兵。虽然在司马家眼中压根不算什麽,但在地方上却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若是真出了事,石守信站在哪边,哪边就有可能壮大。
到时候可就不是一句「不参与」就可以真的置身事外的。
「石司马,这看来看去,只有河东与青徐可以去了呀。」
赵囵叹息道,说来说去,选择越来越少。
「河东本地世家大户实力强劲得很,又多有坞堡私军,司马氏在此地屯田,跟他们分庭抗礼,共管河东。
若是我们去了,无论是倒向哪一方,都会改变平衡对峙的局面。
这样看的话,司马昭或许不会允许我们去那边落户。
再有,河东是连接关中与河南的要冲之地,这里要是发生叛乱,对朝廷而言是个很大的威胁。
仅凭这点看就知道,司马家一定会在河东安排一位姓司马的王在此坐镇。」
李亮开口反对,觉得河东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或者说,这麽好的地盘,压根轮不到他们染指。
「河东倒不是不能去,地方上的那些关系,其实说简单也简单,问题不在这里。」
石守信摇摇头道。
李亮的观点是对的,只不过没说到关键的地方。
「我们现在还很弱小,这个时候,正应该低调谨慎。
河东是天下的舞台,至少是北方关键要冲。
这里无论发生什麽事情,都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你们要是想去这里,我也可以争取一下,但是我以为去河东绝非上策。」
石守信正色说道。
其他人都是频频点头,只有赵囵感觉可惜。
「青徐这地方,不扎眼,也没有靠近前线。
我们在这里低调一点就行了。」
石守信对众人解释道。
谁知正在这时,李亮忽然皱起眉头,想到了一种「最坏的情况」。
「石司马,您说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李亮压低声音说道:「司马昭要是没安好心,便是在洛阳周边给一小块地盘让我们糊口,家里的青壮去淮南从军,然后约定石司马的封地,定在吴国丹阳或者秣陵这样的地方。拿下了就可以册封,没拿下的话,那就让石司马带兵拿人命去填坑。」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不是说不可能,而是以司马家言而无信的作风,这样玩实在是太正常了。
「真要那样的话,那就只能另做打算了。」
石守信眼中寒光一闪道。
司马昭真要想这样玩的话,他也有另类的玩法。
呵呵,不想让我上桌吃饭,那我就把桌子给掀了,把锅砸了,让大家都没有吃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