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殷运良(1 / 2)

第113章 殷运良

会议室。

韩凌隐隐间抓住了什麽东西,但暂时无法具象出来。

侦查和反侦查在一定程度上互通,然而区别还是很大的,当前案件如果想短时间内破局,需要很高的侦查水平和经验才能做到,否则只能通过传统刑侦手段一点点排查。

画像出来了,林羽生送到了会议室。

「季队,目击者怎麽说我就怎麽画,但问题是」林羽生顿了顿,继续说道:「问题是他们无法辨别画像的准确性,这就比较难办。」

季伯伟接过画像看了看,五十岁的中年男性,中长发,有胡子,和四名计程车司机的描述一般无二。

仅看基本特徵,林羽生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但基本特徵毕竟只是基本特徵,像不像主要看五官。

「他们说像了吗?」季伯伟问。

林羽生:「他们只说像,季队,像不够,目击者一眼能认出来才行,记忆缺失,我只能做到这里了。」

季伯伟客气道:「已经很好了,感谢。」

这不是林羽生的能力低,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林羽生:「那我先回市局了,未来如果查到了新的目击者,随时联系我,每一次微调都能增加画像的准确率。」

季伯伟点头:「好的,我送你。」

他亲自将林羽生送出分局,而后快步返回会议室分配任务。

三天之内,集合力量全面排查城中村附近监控,他会从其他中队调支援加快进度。

三天之后没有收获,抽出一半警力走访乡村商贩和大集,寻找有谁在贩卖础霜或者近期内曾经卖过础霜。

尽可能,五天的时间内有突破。

「五天?」

众人对视,五天的时间对一起命案侦查来说很短,全国命案的侦破时间平均下来,能达到十天到一个月。

有的案子当场就破了,有的案子二十四小时内能破,有的案子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有结果,因地区丶警力资源和案件复杂程度不等而有所不同。

总之,正常来讲五天怕是不够。

胡立辉看着季伯伟:「季队,省厅的巡查指导组五天后到?」

季伯伟迟疑片刻,点头道:「嗯,五天后到,大家不要有压力,哪个城市没命案?尽力就好,能破就破,不能破我们也履行了职责。」

巡查指导组。

众人心中一凛,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有点吓人。

「巡查指导而已,主要在市局,跟我们关系不大。」季伯伟让大家放宽心,「五天不是期限,就算五天内破不了案子,也没有影响。」

所有警员听明白了,季伯伟的意思是尽量给巡查指导组留个好印象,已经侦破的案子摆在这,总比还未侦破强。

有警员好奇:「季队,组长是哪位啊?」

不用想,肯定是省厅的大佬级人物,要麽高职位,要麽高级专家。

这不是秘密,季伯伟提前告知:「殷运良。」

听到这个名字,会议室骚动起来,熟悉的警员窃窃私语,脸上中都浮现出期待丶兴奋和崇敬的复杂情绪。

在警校的时候,殷运良这个名字可不陌生,而且大家基本都见过,上过公开课。

「喂,殷运良要来啊。」童峰碰了碰韩凌,他难得对某个人物心生向往。

韩凌反应不大:「我听到了。」

新记忆中有这个人。

殷运良,江原省公安厅犯罪心理研究室主任兼首席专家,二级警监,不到五十岁。

印象中这个人待人处事总是笑眯眯的,但气质冷静眼神锐利,观察力和洞察力极强平时衣着朴素,压迫感却总是在无形中扑面。

那次公开课,全场鸦雀无声,学生们大气都不敢喘,甚至提问的时候都有人结巴了。

此人在大案要案方面的刑侦侦查经验,在整个江原省几乎无人可比,各刑侦支队长包括刑侦总队长在内,在他面前都显逊色。

既然来的是殷运良,那麽巡查丶指导四个字,应该只剩下指导了。

「好了闲话少说。」季伯伟示意大家安静,「现在开始,马上投入监控的排查工作,各商铺丶民居只要存在摄像头的,都要覆盖到,区域划分由胡队长安排,还有,嫌疑人画像人手一份,查监控的时候连带走访。」

众警员:「是!」

巨网笼罩案发城中村,分局和辖区派出所联合行动,针对已知嫌疑人展开大规模排查工作。

这一查,就是三天。

说实话,结果超出了专案组的预料,调查之前他们觉得就算查不到监控下的正脸,背影和侧面总得有收获,但什麽都没有。

可能因为监控的缺乏,也可能因为嫌疑人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只要有躲避监控的意识,想要绕过城中村附近并不密集的监控,非常容易。

戴宾所在的小区周围倒是监控多,但嫌疑人既然确定了戴宾外出暂住城中村,自然不可能再出现,事实也的确如此,查过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