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韩凌掏出烟盒放在桌子上,「我们聊聊吧。」
见负责审讯的警察换成一个毛头小子,于大海皱眉:「你们到底有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可以让我先走吗?我不离开青昌就是了。」
韩凌说了第一句话:「你不是为了给萧玉报仇,也不是为了给女儿于佑怡报仇,你是为了给自己报仇。」
于大海一愣,不明所以的看着他。
韩凌继续:「戴宾的死,让你自认为给女儿报了仇,欺骗自己发泄出了内心所有的愤懑。
你是在主观替代,原本女儿的死你归咎到了自己身上,直到虚构的萧玉死后,开始归咎戴宾,这样可以减轻你的自责与愧疚。
于大海,你的心理已经病到变态了。」
这番话让季伯伟和胡立辉有所诧异,两人看了韩凌一眼后,去观察于大海的反应。
果然,于大海有点破防,情绪上和刚才产生了很大区别,怒骂道:「小兔崽子说什麽你?!」
韩凌轻笑:「你的年龄还没有大到耳背吧?中学开始,于佑怡逐渐失控,长期和社会青年混迹在一起,抽菸丶喝酒丶纹身,频繁出入网吧丶酒吧丶迪厅,当你想控制的时候,已经晚了。
你只能眼睁睁看着于佑怡叛逆到极致,无力改变。
有段时间是不是在想,当女儿长大成熟之后这一切都会停止?现实很残酷,她越发疯狂,其中,又何尝没有报复你的原因在里面?
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享受过母爱了,当她看到大街上母女幸福的牵手和笑容,内心是不是在恨你呢?」
于大海想站起来:「你给我闭嘴!!」
哗啦!
手铐将他束缚,金属声回荡审讯室。
「别乱动!」两名警员上前把他按了回去。
效果很明显,季伯伟和胡立辉期待,观察室的殷运良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你都懂。」韩凌没有理会于大海的失控,声音平静,「离婚是你们夫妻的错误结果,严格来讲,对于佑怡来说就是你的错误结果,这是其一。
其二,离婚后长期疏于管教,没有注意到青春期于佑怡的心理变化,这也是你的错误结果。
其三,于佑怡辍学彻底放飞自我,你没能把她拉回来,最终导致她感染HIV,这同样是你的错误结果。
其四,于佑怡感染HIV后,你没有做到陪伴,没有用父爱给予她新的希望,这依然是你的错误结果。
总之,于佑怡的一生都是错误,始作俑者就是你:父亲。
你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于佑怡的自杀你要负主要责任,你接受不了,居然莫名其妙把责任推给了毫无关系的戴宾,用别人的生命来发泄所有的恶念。
于大海,你再怎麽做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于佑怡不是自杀,杀死她的人是你。」
夸张的审问术语,此刻是韩凌的策略,直击于大海最痛点。
先拿到口供。
只要拿到口供,后面就好办了,证据的固定会简单很多。
「不是我!是戴宾!是他杀了佑怡!」于大海疯狂捶打审讯椅,激荡的情绪让他失去了对疼痛的感知,「他杀了佑怡!我给佑怡报仇了!身为父亲,我必须给她报仇!」
他似乎已经分不清虚假和现实。
仅仅是写死了一个和于佑怡相似的人物,却引来了杀身之祸,戴宾也算是够倒霉了,你根本无法想像神经病能疯到什麽程度,更无法理解神经病的脑回路。
从辩证的角度看,于大海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说明对于佑怡的父爱确实很深,这一点无可否认。
但,如果真的是戴宾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于佑怡的死也就罢了,为女报仇,大家也能理解一二,然而事实是……两人毫无关系,彼此不知对方存在。
此案动机真是够奇葩的,什麽人都有。
见于大海因失控而认罪,季伯伟两人对视,感受到了犯罪心理学的杀伤力。
越是偏执的人,越是心理有问题的人,杀伤力越大,对于那些普通罪犯,效果反而会很弱。
为什麽常年不破的连环杀人案会邀请犯罪心理学专家做顾问,这就是原因所在。
韩凌拿起烟盒,从里面抽出一根香菸,没有点。
再看于大海,有所冷静的他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什麽,缓缓低头闭上了双眼,再次抬头的时候,看韩凌的眼神中带上了奇异和漠然。
「你可真是……呵呵。」伴随苦涩的笑,于大海抬手,「这次能给我一根烟了吗?」
韩凌起身来到于大海面前,将香菸放进了对方口中,并为其点燃。
深深吸了一口后,于大海靠在审讯椅上,缓声道:「原来……我真是这麽想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