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绝对真相和相对真相
「原来……我真是这麽想的啊?」
于大海的心理可以被称之为认知失调,但他的情况更加严重。
比较典型的认知失调,有强迫让自己相信偶尔熬夜没关系。
明知道熬夜伤身体,却欺骗自己偶尔几次问题不大,每天都这样想,于是演变成了长期熬夜,当反应过来的时候,神经丶内分泌丶免疫等系统已经受到了损伤。
就如同此刻的于大海,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坐在了审讯室。
韩凌站在原地没动,看着他说道:「萧玉是虚假的,你具象到了现实,而戴宾和于佑怡是现实的,你却把他们看成了虚假,思维趋近混乱。
逃避了三年,虚假和现实,你还能分得清吗?」
于大海比较复杂,他内心到底是怎麽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小说中的萧玉因主角而死,可能,于大海把萧玉当成了于佑怡,又把主角当成了戴宾,现实和虚假来回切换,这麽套上去,【于佑怡因戴宾而死】就能成立。
抽着香菸,于大海沉默,良久后开口:「小伙子,一针见血,细细想来,我确实已经分不清了。」
此时有警员敲门,进来后将一份资料交给了季伯伟,资料中有照片以及文字说明。
「季队,邑丰那边的技术中队已经勘察完毕,找到了这些东西。」
季伯伟翻了翻,是几张褶皱的草稿纸,上面有【戴宾】和【青昌】字样,并且根据小说内容对戴宾可能的居住地点展开了深入分析。
之前韩凌的猜测是对的,嫌疑人就是凭藉小说内容,找到了戴宾的住址,这个过程恐怕持续了很长时间。
该说不说,于大海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在线的,不愧是数学老师。
当前于大海已经认罪,这些东西对审讯来说失去了作用,当证据固定。
季伯伟递给了韩凌,后者看了一眼,说道:「为了杀戴宾,你准备了多久?」
于大海:「几个月吧,记不清了,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家里不出来,我没办法动手,后来他外出租了房子,机会就来了。」
韩凌:「到现在有四个月了吗?」
四个月是戴宾立遗嘱的时间节点。
于大海:「应该有了。」
韩凌:「说一下杀人过程吧,从砒霜开始。」
于大海的烟快抽完了,伸手道:「再给我一根。」
韩凌将第二根香菸塞到对方嘴里,并点燃。
随着烟雾上升,于大海的声音在审讯室响起。
砒霜的来源很简单,就是在乡镇集市上买的,来自青昌和邑丰的交界线附近,于大海对那个地方比较熟悉。
五十多岁的人了,于大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小时候就经常赶集,集市上卖什麽东西他门清。
砒霜这玩意,早年有,现在有,未来也会有,就算警方加大警力普法宣传严厉禁止,砒霜没了也会有其他毒药。
只要想杀人,总会有办法。
毒药的发明原本是为人服务的,但自古以来总带着杀人属性,广为流传的便是那句话:大郎,该喝药了。
有罪的不是毒药。
有罪的是人。
它和刀是一样的,属性是工具,就看使用者自己的主观能动。
买到砒霜后,于大海便直接登门拜访了戴宾,以读者的身份。
戴宾当时非常惊讶,他怎麽也不会想到居然会有读者找到了自己的闭关地点,对于大海热情招待,倒了两杯水。
两人就这麽聊了起来,聊了很久。
期间,于大海提出想要一本签名书,戴宾同意离开客厅,回来的时候,他的那杯水已经加入了砒霜。
当毒性发作,于大海没有任何停留,拿起签名书和自己的杯子就走,连头都没有回,耳边只剩下戴宾在身后最后的挣扎。
「你刚才说,戴宾见到你很惊讶,很热情?」韩凌问。
于大海点头:「对,突然冒出一个读者找到他的闭关地点,能不惊讶吗?」
韩凌陷入思索,有些东西,和他想像中不太一样。
本以为找到凶手就能得到答案,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你跟踪他的时候,他发现过吗?」韩凌道。
于大海:「应该没有。」
韩凌:「你们见面的时候,他提过这件事吗?」
于大海:「没有。」
韩凌回头,示意两位队长先审,自己则是离开了审讯室。
于大海已经认罪,剩下的就是根据他的口供固定证据,比如砒霜的准确来源丶签名书丶杯子等,证据链要完成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