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它距离那个象徵性的丶里程碑式的「亿元」大关,还是差了那临门一脚,不到七百万的差距。
王盛看着报表,脸上没什麽表情,看不出是满意还是遗憾。
他清楚,在这个年代,受限于银幕总数丶平均票价丶盗版冲击和统计手段,票房破亿是何其艰难。
《横空出世》是特例,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一部纯商业喜剧类型的《开心家族》来说,9320万已经是市场给予的极大肯定,几乎触到了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天花板。
「还是差了点意思。」他轻轻自语,随手将报表放在一边。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摩托罗拉掌中宝328响了起来。
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熟悉的港岛号码。
王盛按下接听键,对面传来了周星星那极具辨识度的丶带着些许疲惫和急切的声音。
「王生,唔好意思打扰你。系我,星仔啊。」
「星仔,好久不见,最近怎麽样?」王盛靠在椅背上,语气轻松。
两人自《30天》合作后,一直保持着联系,算是朋友。
「托王生嘅福,还算过得去。」周星星寒暄了一句,很快切入正题:「王生,你部《开心家族》,我睇咗,真系好犀利!个故事好得意,个『梦境家人』嘅设定好新奇,又好感动。我……我有啲想法,唔知可唔可以同你商量下?」
「哦?你说。」王盛大概猜到了对方的意图。
「我想翻拍《开心家族》。」周星星直接说了出来,语气带着试探和期待:「将其改编成港岛本土嘅故事。版权费方面,王生你开个价,我尽量满足。」
王盛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笑着回答:「可以啊。故事能让你星仔看上,是它的荣幸。具体细节,你可以派人跟我公司版权部的人谈。」
「多谢王生!真系太感谢了!」电话那头的周星星明显松了一口气,语气振奋了不少。
但他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顿了顿,声音变得更为慎重,甚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恳求:
「王生,另外,仲有件事,想请你帮手。我最近,喺度筹备紧一部新戏,系关于功夫同足球结合嘅,励志题材,暂定名叫《少林足球》。」
王盛眼神微动。
周星星继续说着,语速加快,似乎想一口气把困难和盘托出:「呢个想法我酝酿咗好耐,觉得好有潜力,可以将我哋中国嘅功夫文化同世界第一运动结合,做出啲新意。但系……唉!」
他叹了口气:「而家港岛电影市道你都知,仲未完全从低谷走出。呢部戏需要大量特效,制作成本会比较高。我同几家熟悉嘅制片公司倾过,佢哋都觉得呢个题材太新,有风险,功夫加足球?佢哋睇唔透,唔系好愿意投太多钱。而且……」
周星星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些许无奈:「外面有啲风言风语,话我拍戏要求高,预算超支系常事,同合作夥伴有时会有啲……摩擦。呢啲传言,多少影响到咗投资者嘅信心。」
王盛静静地听着,对周星星面临的困境心知肚明。
此时的周星星,虽然已是喜剧天王,但其「鬼才」的创作理念和强烈的个人风格,以及对电影的极致要求,确实与传统丶保守的电影投资方存在矛盾。
《少林足球》这种颠覆性的类型融合,在商业上被视为高风险项目并不奇怪。
加之一些关于他「难合作」丶「片场暴君」的八卦流传,更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原本时间线上,《少林足球》的融资过程就异常曲折,一度濒临夭折。
「王生,」周星星的语气变得无比诚恳,甚至带上了一丝孤注一掷的意味:「我唔只想拍一部港岛电影。我睇好内地市场,我想通过呢部戏,真正打入内地!我想搞成合拍片!
但系依家嘅情况,单靠我自已,恐怕搞唔掂。王生你喺内地嘅能量同眼光,我都见识过。所以,我冒昧想问下,你对投资《少林足球》,有冇兴趣?」
他几乎是在恳求:「我真系好需要你出手拉我一把。呢部戏,对我好重要。」
周遭安静下来,只有电话那头周星星略显紧张的呼吸声。
周星星现在还没靠倒腾房地产发大财,融资丶进军内地的人脉,都要仰人鼻息,王盛在他眼里,跟龙头也没啥区别了。
等过个几年,楼市起飞,周星星可就不会是这个态度了。
「星仔,」王盛的声音平稳而有力,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听起来是个很有意思的项目。这样吧,电话里说不清楚。你这两天如果有空,来一趟京城,我们当面详谈。」
电话那头的周星星,仿佛瞬间卸下了千斤重担:「好!好!多谢王生!我即刻安排行程,最快明后日就飞过去!」
「好,那我等你。」
王盛说完,挂断了电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