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无冕之王,鹅厂懊悔!
未来国际大仓,都是五六百亩产业园,三十万平仓储面积!
这麽大的项目,妥妥的全国最高标杆,重点物流项目。
中央的固定资产补贴肯定都会到封顶的15%,贴息也会给到最高的3%!
地方更不会含糊,也会给到最高10%补贴和2%贴息!
税收返还也都会给到位。
什麽?你不给?
或者给少了。
其他城市固定资产补贴10%,你只给5%!
其他城市贴息2%,你只贴息1%?
其他城市增值税地方部分返还70%,你返30%?
那没事,我看看你兄弟城市!
就十来个国际大仓,全国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几十个争抢,王君山根本不愁。
结果导致各大城市都给了最优待遇,都给了最高补贴。
帝都物流园的实际成本压到了3亿,二线城市更低。
二线城市五六百亩的产业园,建成30万仓储面积,总成本也就4亿左右。
骚操作下,实际支出能压到3.2亿。
地方给提供的4亿银行贷款,不仅花不了,还能馀下一部分,用于产业园运转。
建成后,中央+地方固定资产再补贴25%,实际成本也就2.4亿左右。
50亿的预算用不了,根本用不了!
哪怕扩张到15个国际大仓,都用不了!
果然,眼见帝都都给了这麽好的待遇,这麽高的补贴,其他城市也疯狂了,纷纷加码。
固定资产补贴拉到10%,贴息给到2%,税收返还也不70%,直接90%!
或者前三年全返,三年后返70%!
基本上,能给的,都给了。
一时间,未来国际大仓项目,全面盘活。
优惠政策拿到手软。
每个城市给的位置也都很好,并且可谈。
可以说,只要未来科技来,其他都好说。
前世京东建亚洲一号大仓,京东要砸锅卖铁,融资贷款。
而王君山全程邪修操作,分币不出。
主要原因就是时机精准,邪修操作。
精准契合四万亿政策,推出250万平的十大国际大仓,引发各地出钱出地出政策哄抢。
土地白送,银行提供的贷款,完全覆盖了建造成本,补贴后甚至还有结馀!
紧接着又抛出十万吨钢材超级大单,引得十几家钢厂哄抢。
在经济好的时候,1万吨采购量都算是大客户了。
钢材不是沙子。
要知道,开发一个150亩的小区,也只需要4000-6000吨钢材。
十万吨,可以开发20个小区了!
再加上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所有钢材的出货量都打骨折,库存压力巨大。
那王君山的十万吨超级大单,就更得抢了。
而且不是家电厂的普通钢,而是更为高端的结构钢。
哄抢之下,价格直接干到了2800元一吨。
简直离谱!
只能说邪修操作,又快又稳。
当然,钢材只是其一,其他原材料也是这种方式,统一招标,压价。
使得原材料的价格,在经济危机超低价的基础上,再度打了9折!
没办法,9月份经济危机一爆发,整个第四季度,就没多少工程开工。
已经开工的,很多也都停工,烂尾,比比皆是。
大家都在喝西北风。
明年第一季度也是如此。
直到明年第二季度,才会开始复苏。
明年下半年才是火热的时候。
因此,钢材,水泥,包括人工价格,接下来半年都是最低。
直到明年5月份,6月份,才开始暴涨,下半年节节攀升。
不过王君山反其道而行,11月份以最快的速度敲定未来国际大仓事宜。
然后看地方进度,12月能走完程序,12月就动工。
12月走不完程序的,就明年一月份。
钢结构大仓能缩短30%的建设工期,基本上半年内就能完工。
如此一来,等到明年下半年各种材料开始上涨,人力成本开始上涨的时候,未来国际大仓已经完工了不少。
没完工的,也基本到了尾声,根本不受影响。
进度最快的,明年年中都能投用了。
随着未来电商各个业务的相继爆发,现有的仓储越来越捉襟见肘。
单是小件都有些不够用了,更何况大家电还没爆发。
到明年更加不够用,正需要十几个国际大仓,迅速投用,解决存储危机。
若是无法及时投用,明年还得租赁更多仓储中心,租赁成本也不是一个小钱。
当然,若是十几个国际大仓全部投入使用,未来电商自己用不了怎麽办?
这也好说。
大可以租赁给第三方,租赁给其他B2C电商平台,或者C2C的商家。
此外,未来物流也会同步上线。
到时候可不只是配送未来电商的商品,还会上线揽收寄件服务,增加收入。
用户需要寄件,直接微信下单,未来物流快递员会上门取件,邮寄。
没错,前世京东物流的模式。
物流仓储非常烧钱。
正是因此,京东物流年年亏损,入不敷出。
最后东哥亏急眼了,京东物流独立出来,上线揽件寄件服务,藉此赚了不少。
但可惜,京东做的太晚了,2017年才开始试点。
而王君山不同,明年未来物流上线,立即开始面向第三方商家和个人推出揽件,寄件业务。
凡是未来物流覆盖的地方,都会同步上线。
毕竟国际大仓都配备了,物流体系都打通了,快递员都养起来了,那麽多支出,不多赚一分钱,都说不过去!
王君山的原则,就是资本运作,少垫资,多盈利!
看着王君山的操作,京东如临大敌。
刘董都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