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361图穷匕见(2 / 2)

因为总觉得事情过于顺利,形势有些蹊跷。

相比之下,林骁的态度就要理性得多——他压根就没因为村民们的热情到来,而对今天的工作抱有过多的乐观。

事实正好相反。

村民们来得越多,他心里越紧张越戒备,因为这很反常。

林骁可不相信自己有那个人格魅力,只是帮大家伙顺利卖光了橙子,就能轻松获得村民们的信任,从而甘愿离开自己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进到镇里的楼房里居住。

就算有那麽几个农户深明大义,但大多数人还是利己的。

况且,星光镇这麽大,常住人口有8000,并不是人人都有果园的。

土地属于村集体,这个土地包括房屋土地丶农田丶山头和果园。

在十几年前,这些土地都是按人口平分到户头上,又因为田地也有好有坏,所以每隔两三年就得重新抽签,以确保公平。

不过抽签这种事,用在农田上可以,毕竟农作物都是一年一季或者一年两季,冬去春来又是全新的开始。

但是果树不行。

果树种植都是一竿子十几年的买卖,不适合反覆轮换主人。

而且果园打理很费精力,同样一批树苗,分到不同的农户手里付出不同的辛苦,成长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要是每隔三五年就重新抽一次签。

那很容易导致这家精心打理的果树,变成别人家的果园,而自己却运气差抽到了那种不费心打理的果树。

这样一来,人人都不用心务农,反而坏事。

所以一直以来,各村的果园都是归属于村集体,统一种植丶统一劳作,再统一出售,卖的钱按户头平均分配,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公平。

但近些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出,问题又重新出现了。

外出打工的人户籍还在家里,没办法参加果园劳作,那将来果树产生的收成要不要分给他们?

不分肯定不行,毕竟人家也是村里的一份子,户籍还在呢。

可要平分也不行,毕竟其他人辛苦劳作了,这些人一分力不出还在外面挣了大钱,这样很不公平。

所以要分,但不能平分,这是新规矩。

可这个分成比例要如何定,又牵扯出很多问题和矛盾,而随着外出打工的人口越来越多,这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大。

更有很多外出人口瞧不上家里这点收成,把户籍牵了出去,在城市里定居扎根。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造成了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多是老年人口。

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造成的是劳动力的短缺,偌大的果园逐渐开始打理不过来。

再加上橙子又卖不上价。

所以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厌弃果树种植,转而去种水稻和棉花,毕竟这些农作物的价格是有保证的。

这样的情况,在星光镇33个自然村都是一般无二的存在。

眼看着大量果园开始荒废,镇里村里也开始思变,通过启用承包的方式留住一些青壮年劳动力,也激起果农们积极务农的心思。

果农们承包果园后,只需要给村委会交付很少的租金,就可以享受果园的全部收成。

至于农务劳作也不成问题。

果园虽大,但统一管理反而更节省工夫,而且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器械和农具,也可以请当地年老村民进行劳作,这样也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

承包制度推广起来,因为各方都满意,所以迅速在各村实行起来。

到近五年,星光镇33个自然村的1万亩果园,都被承包了,有一些是本地村民承包的,也有一些是被一些农业公司给承包的。

这个现状导致的情况是:林骁金秋对于当地脐橙火热脱销的壮举,真正收益的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果园承包人,大部分村民拿的是日结的死工资,并不会有过多的收益。

当时给林骁送锦旗的,也都是这是果园承包者。

村主任跟着来也就是情理上的,毕竟橙子脱销是大好事一件,代表着村子美好的明天。

但实际上,果园的承包价是早就定好的。

这橙子是畅销还是滞卖,都跟村里无关,要是承包者是本村村民,或许还有可能从情理上给村里多交一笔分红,但承包者要是外面公司,则绝无这般可能。

所以,林骁这一波忙碌,真正感动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

这部分人会否真正感激他尚且未知。

其他广大村民,以及听闻家乡发展决议归来的青壮年村民,更不可能轻易被感化招安,乖乖离了家园住到镇里来。

之于这般了解。

林骁对于今天这选房现场的热闹景象,第一反应就是——不好,有诈!

他的预判很快成为现实。

当宣布活动开始,新村花园二期的项目代表开始介绍这批新房的特色和亮点,没说几句话,现场村民们就开始不耐烦起来。

「这房子也太小了!!」

「你说质量好就质量好?我可是听说了,一期那房子漏水可是漏的很严重!」

「做生意的都是无利不起早,你们要没好处,会接这个项目?」

「还要认购费?不是说免费给我们吗?」

「我要花钱,还跑你镇里来干嘛,我直接去县城多好!」

「我老家的地免费给你们,还要自己掏腰包买这里的房?我二百五啊!」

「现在村里橙子卖得这麽好,旅游也发展这麽旺盛,眼看着星光镇一天比一天热闹,这节骨眼上却把我们都往镇里赶,这安的什麽居心?」

「这还用说吗?嫌我们在村里,拦着别人发财了呗!」

「把我们赶走了,这大片土地和果园租的租丶卖的卖,回头挣的钱都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好盘算啊!!」

「还以为这回终于来了个好镇长呢,没想到比前一个更黑!」

「我就说,一个大明星镇长,怎麽可能放着电视里的大钱不赚,非要来这山沟沟里献爱心?简直是闹笑话!」

「真心黑啊,连农民的这点血汗钱都惦记!!」

「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到我这代竟然要被赶走了,还有天理吗?!!」

「……」

一个带头,两个附和,三下五下就在现场引起了滔天之愤。

刚才还井然有序的选房现场,立马变得嘈杂不堪丶群情激奋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负责现场服务的全镇干部给看懵了,甚至连各村的村主任都始料未及。

唯有林骁,全程站在旁边,冷眼旁观注视着这一切。

他早就料到今天不会顺利。

刚才看到这麽多村民来捧场,还觉得疑惑,总觉得后面憋着什麽大招。

现在,选房会刚刚开始就图穷匕见。

林骁反而松了一口气。

村民们虽然叫嚣得热闹,一个个神色激烈,但明显发声的都是些头脑清楚丶口齿清晰甚至声如洪钟的年轻人。

这很不合情理。

要说合村并镇不被村民接受,真正抵触的,应该是老年人才对。

他们才是「安土重迁」观念最根深蒂固的人,宁愿受苦受穷,也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家园。

至于年轻人,对老家的依恋几乎没有,花钱还要去县里市里买房呢。

现在,只需要用很少的钱就可以获得镇里一套房。

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这买卖很划算。

可现在,带头喊叫的反而不是老年人,而都是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

林骁一秒钟发现了华点。

他没有生气,反而很庆幸,甚至有点兴奋。

「这是有高人指点啊……事情真的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