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不能中了大野爽的计(2 / 2)

「这可不行,你要是都带走了,有些事情可说不清楚了。柳公还是先回一趟建康,告诉梁主,和议之事还是要变变。」

「秦王何意?」

「寿阳本是我大魏所有,梁国趁着我大魏内乱,窃而居之。事已至此,如今,该还于旧主了。」

柳津当即反对道:

「这不可能!」

「别急,柳公还是先回去问问梁主。」

「告辞!」

……

看着柳津离开,李爽双手负后,道:

「传本王教!」

侯景等人一听,立刻躬身应命,道:

「臣等听候大王之命!」

「自今日起,城中之奴,皆复民籍。发相国城之钱粮,安抚流民,抚恤两军阵亡将士之家小。」

李爽说完,又叹了一声。

「诸君,时不我待,当尽快稳住寿阳情势!」

「诺!」

——

建康。

柳津还未回到建康,寿阳城失陷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

萧衍心中不定,召集了一众宗室公卿,前来商讨。

「太子,朕嘱你统帅江淮之事,今日寿阳被北虏所得,你说该如何?」

萧衍这话说完,萧纲就感觉众人的目光看向了他,此刻的他犹如热锅之中的蚂蚁。

「儿臣以为还是将伐蜀的大军调回来,拱卫建康。」

萧纲的话还没有说完,便有一人反对。

「臣以为不可。」

这人并不是萧衍安排给萧纲的老对手朱异,而是萧衍曾经的养子萧正德。

萧衍早年无子,于是将六弟萧宏之子萧正德过继成为了儿子。

等萧衍的长子已故的昭明太子萧统降生之后,萧正德这养子便又变回了侄子。

不过,萧衍对待这曾经的养子还是挺不错的。

萧正德并没有落到刘封的下场。当然,也可能是萧正德没有刘封的本事。

换了别人的话,也该知足了。可萧正德不,他总以为这太子之位应该是自己的,甚至还一度叛逃到了北魏。

不过那时的北魏已经有了萧宝夤。

萧宝夤怕萧正德挤占自己南朝继承人的生态位,于是极力贬低萧正德。

萧正德在北魏备受冷落,又返回了南梁。

对于这种首鼠两端之人,萧衍非但选择了原谅,后来还将他加封为了临贺王。

萧衍看着萧正德,问道:

「为何?」

「太子殿下之言可保万全,可真如此,不是正中了北虏大野爽的心意了麽?」

众臣听闻,都没有反驳。

毕竟,萧正德虽然不是东西,可他说的话有道理。

南朝如今要与北面议和,手中的筹码便是益州的军队。

这要一撤,对于李爽再无威胁。到时候,非但巴地落不到手中,寿阳和如今已经送到寿阳城中的钱粮,怕也是要不回来。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合肥之固,大江之险,足以凭依,臣以为不可示敌以弱。」

萧正德说完,又有一人走了出来。

他是韦睿之孙,韦放之子,韦粲!

韦粲与太子萧纲亲密,乃是他的亲信,道:

「陛下,北虏大野爽不是寻常统帅,当年虎牢关前,仅凭三千骑,便破了元深的二十万大军,生擒元深。如今他率五千骑而来,不可轻忽。臣之见,便是不将巴蜀之大军都调回来,也当调回万馀精兵,拱卫建康。如今建康,守卫空虚,兵力不足。一旦北虏南下,恐有所失。」

萧正德却是笑道:

「永昌侯多虑了,便是当年拓跋焘,带着数十万大军,也未能踏过大江一步,料大野爽一小儿能如何?若是调回大军,反为北虏所轻视。」

萧衍犹疑不定时,道了一声。

「等柳津回来,看看大野爽何意,再定对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