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六!豆胖子!」
豆胖子和赵六二人已经下马牵着缰绳,看着赵大被家乡父老爱戴的样子,心里高兴。
这会听赵怀安喊到,二人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连忙出列回应:
「末将在!」
赵怀安手一挥,声音传遍人群,豪迈道:
「今日我赵怀安荣归故里,与民同乐!凡今日前来相迎的霍山父老乡亲,每人,赏铜钱一百文!护「六十岁以上老者,加倍!」
「家中有子弟在读书的,再赏绢一匹,笔墨纸砚一套!」
「哗——.—.!
此言一出,人群瞬间就炸开了锅!
一百文钱!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已经不是小钱了,足够一家几口人半个月的嚼用了。
而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二百文钱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更不用说对那些读书人家庭的额外赏赐,那绢布和笔墨,在如今这物价飞涨的年头,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节帅仁义!」
「赵大是大好人啊!」
有人如是道,然后被旁边的人给骂了,于是也跟着喊着:
「节帅仁义!」
全场的百姓们,都爆发出比刚才还要热烈百倍的欢呼声!
他们纷纷跪下,拼命地磕。
这些此前还是被强迫拉着来迎驾的霍山百姓们,这会脸上已经笑疯了,黑的脸上满脸褶子,一笑就是一口老黄牙。
赵怀安一边陪着笑,一边和这些乡党们握手。
在他的身后,豆胖子带着一队亲兵,抬出了几口早已准备好的大箱子,打开箱盖,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丶一串串崭新的开元通宝。
前头赵怀安走过去握一个手,后头豆胖子就拎一串铜钱塞了上去。
而全程都有披甲武士们隔着路人,每轮过几个,才放几个,所以场面虽然热闹,却丝毫不乱。
赵怀安这一刻颇有点老六带着小娇妻回苏北老家,给全村老人发万元红包的场景。
实际上,赵怀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要让所有的霍山人都知道,他赵怀安发达了,而且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其实吧,在他这个位置,一切行为都是信号,一切行为也会被人解读。
当他成为淮西三州的绝对核心时,不管他说的做的,见的,吃的,都有无数人苦心去琢磨,就是为了能一朝得赵大欢心。
赵大对这种情况自然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也有意引导这样的宣传。
自己「仁义孝」是自己的品牌,是人设的核心,他自然要做符合人设的事情,尤其是多多做这种有传播话题的事情,让这些事迹在更大的范围传播。
衣锦还乡,父老出三十里亲迎,而赵怀安不忘家乡父老之情,给子弟们发钱,给苦读的学生们发纸墨,祝福他们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为霍山家乡再添荣耀。
看看,这是多好的故事。
不能说赵怀安功利没有真情实感,或者只觉得他虚伪在演戏,他感谢家乡父老是真的,将这场迎驾变成赵怀安的人设秀场也是事实,但这两者并不冲突。
赵怀安的人设是从他的本心中构建出来的,而不是从谎言和虚无中编造的。
所以赵怀安真情实感,也的确能感染到这些家乡父老。
赵大真是咱们霍山的骄傲!
此时,赵怀安的族人们也从车驾上上来了,其中被众人围在中间的,自然就是赵怀安的母亲,赵母,赵老夫人。
虽然才过上富贵日子才一年多,赵母身上已经看不太出来乡村农妇的感觉了,整个人非常从容。
居其位,养其气,一直被人逢迎着,自己有管着赵家宅的族人们一应大小事,赵母也越发有掌家老夫人的气度了。
此刻,看着在场的这些县令和乡绅们,老夫人也只是笑笑,再没有了过去的那种诚惶诚恐。
对人的畏惧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当人家一句就能决定你和你一家子的命的时候,你也会对这人充满畏惧。
但现在,一切都颠倒过来了,这些过往都是她要叩见的大人物,在自己儿子面前是那样的谦卑,也是那样的畏惧。
明明自家大儿是那个年龄最小的一个,可他说的每一句话,即便声音再小,这些乡绅们也扒着耳朵在倾听。
而当这些人过来给自己问安的时候,这些人又是那麽的谦恭。
也幸亏赵母的身高不算低的,这些来见老夫人的乡绅丶父老们腰不用弯得过分低。
不然这些人估计得趴在地上来问安。
看着这些人一个个上来,每一个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嘴里说着吉祥话,弯得比赵母矮,所有人都挤破头地拥在她的身边,只希望能在老夫人面前多留几分印象。
这一刻,母凭子贵有了具象化。
在赵怀安这边开始和家乡父老们握手的时候,两边的保义军武士们已经扛着箱子开始挨个给迎候的乡党们发钱。
一箱空了,就再开一箱,人人欢乐,在两侧给赵怀安和赵家人们一个劲地用家乡话说着奉承话在老夫人的身后,赵家三兄弟也跟着。
几人中,年纪最小的四弟赵怀宝忽然看到人群中一个人,也乐得鼻涕冒泡在领自家钱,终于忍不住对两个哥哥说道:
「二兄丶三兄,那不是村里的牛二吗?这人是个烂赌鬼,他父亲卖了二十亩田给他娶的老婆,这人直接就输在赌棚里,最后还被一群练拳的给揍得半死。咱们家的钱给这种人作甚?」
听老四说这话,虽然也未成年,但在军中历练一年多的老三赵怀德,邹眉训斥道:
「乱说什麽?这是大兄的意思,也是你小子置喙的?再者,这钱是大兄的,和你有啥关系?你这话让母亲晓得,非揍死你不可!」
在赵怀安的三个弟弟中,老二赵怀泰和老三赵怀德是最怕他的,因为他们两个十二三岁最浑的时候,没少挨赵大揍。
而且赵大那时候揍是真揍,直接把两个弟弟吊在树上,屁股一扒,用细柳条猛抽。
最后把两兄弟揍得哭爹喊娘,最后回去后,还不敢和爹妈讲你说两兄弟能不怕赵大吗?基本是,赵大说一,他们就说一,没有二。
可赵家老四不同,他是家里的麽儿,赵大那会在的时候,他才五六岁,跟赵大也玩不到一块,而且那会也是爹娘宠着,所以啥都无所谓。
后来赵老爹被追债的打死了,赵大去复仇,又在外逃亡四五年,等赵大再回来的时候,这小子最叛逆的时候,爹和长兄都缺位,所以就属这小子最熊。
此时听三兄呛自己,他还不服气,哼道:
「娘才不会揍我,我这话有啥错的?兄长又没和咱们分家,他的钱不是咱们家的?给那些老汉也就算了,给那牛二算什麽?」
这话说的声音有点大,前头还在笑着的赵母听到了,眉头皱了起来。
老二丶老三吓得一个机灵,连忙去瞪小四。
这狗东西是真的欠抽,他们大兄是什麽样子的人,他们两个不晓得?
在家里就是说一不二,敢造老爹的反。
报父仇的时候更是直接将仇人的头都摆成一,据说在西川的时候也是杀人如麻。
今年二人又随大兄上了中原战场,两人虽然没砍过人,但也在死人堆里走过的了。
在军中,他们才见识到大兄的威严。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所见的那些个武士,哪个在外头混不是一乡豪杰?可在他们大兄面前,那真的是气都不敢喘大声。
有人如果敢像小四这样说话,在军中非得被军棍活活抽死。
两人正要捂小四的嘴,然后他们就看见赵怀安的目光扫了过来。
只是一眼,兄弟两个僵住了。
可那边赵怀宝不晓得啊,他以为两个兄长也同意自己的话呢,正要说话,前头正扶着娘的赵家大姊,忽然转身就是一脚。
这一脚力气之大,直接把赵怀宝端得平沙落雁,整个人都在地上滑了好远。
顿时,赵怀泰丶赵怀德二人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倒忘了家中还有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