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宝玉出家了,还是被拐了
贾宝玉刚爬出狗洞,便被人整了这麽一出。
借着如水的月色,贾宝玉凝神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两个极为怪异的人。
一个满头疮,腌膦不堪的头和尚。
一个跛腿跛脚,脏不拉几的跛足道人。
要说其具体模样,原着中有诗云:
癞头和尚: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讷芒鞋无住迹,腌更有满头疮。
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二人生得如此模样,出现的时机又如此的巧妙,再加上他们方才说的那些玄之又玄,让贾宝玉听不太懂,却又有所明悟的话语。
不用问,肯定是得道高人,肯定是世外神仙啊!
贾宝玉今夜出走,本就打算一直往南边去,寻一座庙宇出家修行,了此残生。
再加上他时常读写佛经道藏,自认为有些慧根,现如今见了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自然是喜不自胜。
贾宝玉心道,这两位高人出现在此时此地,难道是专程来度化我的吗?
想至此处,贾宝玉便躬身行礼道。
「两位大师,小子这厢有礼了,还未请教两位大师法号?」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纷纷还礼道。
「贫僧茫茫大士。」
「贫道渺渺真人。」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这法号好生奇怪。
贾宝玉皱眉想道,不愧是得道高人,不愧是世外仙神,法号都如此的不同凡响。
他急忙问道:「两位大师,你们是为我而来吗?」
在贾宝玉满脸满眼的期待之色里,只见那位头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子头,摇头晃脑的说道。
「非也!非也!」
而那位跛足道人也摇头说道。
「我二人并非为你而来,而是为他而来。」
说罢,跋足道人看着贾宝玉的胸口,看着他胸口挂着的那块口衔之玉,稽首道。
『石兄,人世光阴,若似弹指,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七载,现今你尘缘已尽,快快随我们归去吧!」
贾宝玉闻言,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两位大师并非为他这个宝玉而来,而是为了他身上这块宝玉。
当然,此宝玉,非彼宝玉。
而他贾宝玉,不过是衔玉之人,便如那搁笔的笔架,藏锋的剑鞘,装扇子的扇套,区区一介俗物而已。
一瞬间,贾宝玉便神色,颇有些意兴阑珊之状,
贾宝玉叹了口气,从胸前项圈璎珞上解下那块宝玉,双手捧着递给跛足道人。
跛足道人摩着手中那块宝玉,先是说了些贾宝玉听不懂的话。
比如什麽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什麽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
听着像是什麽地方的名字,可贾宝玉最爱读那些个杂书,勉强也算是个通古博今之人,但这些个地方的名字,他竟然一个都没有听说过。
因此,贾宝玉不由得更加坚信,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这一对僧道组合,定然是得道的高人,
定然是不世出的神仙。
可是贾宝玉的心里,还是有着很多不解之处,他皱眉问道。
「两位大师,这块宝玉自我降生之时便跟着我,小子我也随身携带了十数年,并没有发现它什麽灵异之处啊?」
跛足道人摩着那块口衔之玉,警了一眼贾宝玉,没好气的说道。
『石兄啊石兄,枉你天生宝玉,也曾跟随女娲娘娘补天,来此红尘俗世游历一番,不想却跟了这麽一个蠢物,被粉渍脂痕给污了宝光,被这头蠢物给蠢没了灵性,
贫道说不得还要带着你,去那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寻那警幻仙子,讨一盏万艳同杯与你泡上一泡,滴几滴千红一篇在你身上,
再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让你吸收日月精华,等过了万载光阴,才能将将恢复一些灵性啊!」
贾宝玉闻言大孩,心说他这个蠢物,竟然害得这块宝玉失了灵性,而想要恢复灵性,竟然如此的麻烦。
不仅要那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还得将日月精华,吸收上一万年才行。
照此说来,那他岂不是罪莫大焉!?
想至此处,贾宝玉不由得满面羞惭之色,连忙跪伏在地,连连叩头请罪。
可是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并不理会贾宝玉,而是摩着手中那块宝玉,叹息了一番之后扭头便走。
贾宝玉见状,呆愣愣的跪在那里,天大地大,竟不知该往何处去了。
方才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一口一个蠢物叫着贾宝玉,显然是对贾宝玉嫌弃之极。
贾宝玉想要跟着他们一起修行,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可贾宝玉还是有些不死心,他大着胆子喊道。
「两位大师,可怜可怜小人,带了我同去吧!」
头和尚和跋足道人,刚刚走出去十几步,闻言站住身形,彼此相视一笑。
他们今儿来,贾宝玉身上这块宝玉,他们要,贾宝玉这头蠢物,他们自然也要。
至于不搭理贾宝玉,至于扭头便走,不过是欲擒故纵的小小手段罢了。
二人转过身子,来至贾宝玉身前站定。
头和尚摇摇头,看着跪伏在地的贾宝玉,对跛足道人说道。
「这个蠢物虽说蠢了些,但生得眉清目秀,皮肉又极为白嫩,又是个阉人,带在身边消乏解闷儿,想来是极好的,不如便带了他同去吧!」
头和尚此等言语,显然是将贾宝玉视作优伶,兔爷儿一般的玩物。
贾宝玉登时便羞臊难耐,又有些气恼,不过贾宝玉此时并不敢发作。
毕竟在那些小说话本里,这些个世外高人,得道的神仙,最喜欢用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来考验你的诚意,洞察你的慧根了。
这位茫茫大士,故意这麽说,万一是在考验他呢?
想至此处,贾宝玉强忍羞臊,跪在地上叩首道。
「只要两位大师愿意带了小子同去,小子愿意伺候,伺候两位大师。」
说罢,贾宝玉面色通红,再加上他本就相貌极好,竟有些艳若桃李之色。
头和尚低头看着贾宝玉,竟然看得有些呆住了。
跛足道人见状,连忙摇头道。
「不妥不妥,你乃一介蠢物,即便是跟了我们,也并无多少益处,还是快些回家去吧!」
贾宝玉闻言,不由得红了眼眶,流着泪说道。
「两位大师容禀,小子的祖母刚刚亡故,小子又连遭劫难,此时早已是心如死灰,无家可归之人了。」
头和尚也帮着说道。
「道兄,他虽为一介蠢物,到底也是衔玉之人,将石兄带在身边十七载,多多少少也应该沾染了一些灵性,还是带了他同去吧!」
跛足道人低头沉吟良久,这才唱叹一声道。
「也罢,看在道兄的面子上,也看在石兄的面子上,今儿便姑且试你一试,看看你与石兄朝夕相处十七载,是否沾染了一些灵性,又觉醒了多少慧根?」
紧跟着,癞头和尚又对贾宝玉说道,
「我二人有一首寻道之歌谣,今儿便唱与你听,看看你能领悟多少吧!」
说罢,跛足道人和头和尚,便摇头晃脑的唱了起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不多时,二人唱罢,低头问贾宝玉道,
「你听出什麽了?」
贾宝玉满脸茫然,皱着眉头说道。
「小人并没听出什麽,只是听见两位大师,方才说什麽『好」啊,『了』啊什麽的。」
跛足道人低头不语,头和尚却拍手笑道。
「你能听见『好」『了』」二字,便说明你与石兄朝夕相处,的确沾染了一些灵性,也确实觉醒了许多慧根,
毕竟这繁华俗世,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要知道,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哈哈,我二人方才唱的这个歌谣,名字便叫《好了歌》!」
宝玉闻言,竟有些痴了,口中不停的喃喃自语道。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说的不正是我吗?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看来我若要好,便须得了却尘缘,而我若是不能了断前尘往事,此生便得不了好!」
贾宝玉的这些喃喃自语,传到头和尚耳中,他连蹦带跳,拍手笑道。
「小子,你了了,你也悟了,待我二人为你开光,你便能见性明心了,哈哈,快些随了我们去吧!」
说罢,头和尚抓起贾宝玉左臂,跛足道人抓住贾宝玉右臂,二人架着贾宝玉,趁着无边夜色飘飘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且说贾环,在铁槛寺阳宅之内,他卯时初刻,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
倒不是贾环每日都起得这般早,今儿是贾母安灵道场的第一日,他身为荣国府下一代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