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打造战船,剑指日本,东北爆兵,宝钗有喜(2 / 2)

李崇头戴冕冠,身穿赭黄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缓步踏入皇极殿,踏上丹陛玉阶,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

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依照礼仪行三拜九叩之礼,教坊司鼓乐齐鸣。

藩属国进献贺表,一十三省地方督抚进献贡品,十数名绯袍大臣出列,一番歌功颂德之后,又是好一阵鼓乐齐鸣。

文武百官再一次跪拜致贺,行礼如仪,就此,礼仪性质的大朝会结束。

等那些中低级官员散去之后,李崇这才抛出问题,告诉殿内的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东南押解来的八百多万两税银,具体该如何使用,今儿必须商议出来一个结果。

毫不意外的是,李崇话音刚落,偌大的皇极殿之内,群臣们便再一次吵作一团,乱哄哄如同菜市场一般。

文官大佬和勋贵武将,纷纷各执己见,一点让步的意思都没有。

李崇也不制止,甚至是纵容他们肆意吵闹。

他高坐龙椅之上,饶有兴致的看戏。

等到殿内群臣,一个个都吵得口乾舌燥,甚至是声音嘶哑的时候,几乎快要睡着的李崇,终于有了点动静。

只见他轻咳一声,原本闹哄哄的皇极殿,瞬间便变得鸦雀无声,就连掉根针,似乎都能听得见。

对于群臣们的表现,李崇唇角含笑,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他亲政至今,已有七年,群臣已然被他调教得颇为听话了。

至少在表面上,他们一个个都无比尊崇皇权,都无比敬畏他这位大乾天子。

李崇高坐龙椅之上,居高临下环视殿内群臣,沉声说道。

「朕意,东南今年之税赋,共计八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其中两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交由户部填补今年的财政亏空,

至于剩下的六百万两,其中三百万两,用在东北前线,另外三百万两,则交给工部,命他们协同东南剿抚使史,打造大型水师战船。」

李崇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纷纷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脸上的表情极为精彩。

那些勋贵武将,自然是个个志得意满。

这些银子不管是用在东北鞑子身上,还是用在东南水师,都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也都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

而那些文官们的脸色,一个个则极为难看。

皇帝陛下给他们银子了吗?

给了。

但是只给了两百多万两,而且还有零有整而这两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银子,让这些文官大佬们,一个个像吞了苍蝇一般,既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嫌少?

你若是嫌少不要,搞不好皇帝一怒之下,连这两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银子都不给你了。

可你若是就此接受,与他们的心理价位,又相差太多了些。

就在这些文官大佬们,纷纷面面相之时,内阁首辅李守中,户部尚书杜知运,工部尚书赵温华,彼此看了一眼,然后一起出列。

内阁首辅李守中,躬身行礼道,

「陛下,三百万两银子用在东北前线,臣等没有意见,只是大乾已经有了水师,而且倭寇业已剿灭,为远洋商队护航,大乾水师也绰绰有馀,此时还打造水师战船,具体作何用处,还请陛下明示。」

李崇看着李守中,沉声说道。

「朕要纠正你一句,不是打造水师战船,而是打造能够横渡日本海峡,甚至是全歼日本国水师,屠灭整个日本国的大型水师战船。」

李守中闻言一愣,急声问道。

「陛下要对日本国动兵?」

李崇并没有直接回答李守中的问题,而是微微一笑,问道。

「那些倭寇大头目,都藏匿在日本国,这个爱卿应该是知道的吧,朕若要日本国交出这些罪魁祸首,将他们明正典刑,爱卿以为该如何做?」

李阁老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

「此事只须派一使节,对日本国王晓以利害,令他交出元凶便可,又何必打造水师战船,两国大动干戈呢?」

李崇嘿嘿一笑,反问道。

「若是日本国拒绝呢?」

李守中一愣,心说日本乃尔小国,为了区区几个倭寇头目,不至于开罪天朝上国吧?

可是,万一呢?

若是日本国拒绝,而大乾又没有惩治日本国的手段和能力,那大乾天朝上国的颜面和国威,可就被日本这个尔小国,给狠狠地踩到脚下了啊!

这些个道理,李守中身为内阁首辅,他自然是明白的。

但李守中就是觉得,为了这麽点子事,便耗费海量的钱粮,打造水师战船,只是为了天朝上国的颜面,怎麽想都有些不划算。

李守中想了想,便将自己的担忧,极为委婉的说了出来。

李守中能明来明去,有什麽便说什麽,李崇对此还是极为满意的。

李崇笑了笑,说道。

「爱卿以为,朕意欲对日本动兵,仅仅只是为了朕的面子,是为了扬我大乾国威?哈哈,难道在爱卿的眼里,朕便是如此一个不爱惜民力,好大喜功的无道昏君吗?

咱们大乾缺铜,缺银子,但是日本的银矿多得是,少说也能开采出上亿两白银,朕今儿不妨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朕之所以剿灭倭寇,平定东南,除了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之外,

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屠灭日本,将日本的银子,全都运到咱们大乾来,爱卿不妨想一想,到那时,大乾还会缺银子吗?大乾的财政,还会入不敷出吗?」

李崇此言一出,不仅仅是内阁首辅李守中,殿内忠臣一个个也全都两眼放光。

毕竟不管是为了朝廷大事,还是为了他们自己个的小算盘,谁又能不喜欢银子呢?

若是日本真有那麽多银子,那打造水师战船,屠灭日本,将日本的银子全都抢过来,单纯从做买卖的角度出发,这笔买卖无疑是极为划算的啊!

更何况如此一来,还能振奋民心,扬我国威,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想至此处,殿内忠臣,不管是勋贵武将,还是那些文官大佬,纷纷意有所动。

就连内阁首辅李守中,也自觉退回朝臣班次,不再说话了。

毕竟李守中当了七年的内阁首辅,对李崇的性格极为了解。

在他的眼里,皇帝此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而且皇帝一旦有了决断,是无论如何也更改不了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他还有什麽好说的呢?

就在殿内众臣纷纷闭口不言,默认了此事之时,户部尚书杜知运看了看龙椅上的皇帝,沉吟片刻之后,这才大着胆子说道。

「陛下,东南税赋如此安排,臣无话可说,那明年远洋贸易,归于内帑之利润,还有薛氏商行今年年底的分红,能否拨给国库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呢?」

杜知运此言一出,殿内群臣一个个又双眼发亮,脸上变颜变色。

是啊,怎麽把这茬给忘了呢!

远洋贸易明年的利润,还有薛氏商行今年的分红,加一块少说也有上千万两。

东南税赋如何使用,我们依了陛下您的意思,正所谓投桃报李,这两笔银子,是不是也应该分润给我们一些呢?

就在殿内群臣两眼放光,期待的眼神之中,李崇却嘿嘿一笑。

「朕自即位至今,可曾花过国库一两银子?朕不仅没花过国库的银子,这些年朕的内帑,反倒给国库倒贴了不少,

咱们大乾的财政制度,国库的银子用于朝廷开销,而朕内帑的银子,具体如何使用,杜爱卿,

你这个户部尚书,便不要越俎代疱了吧!」

杜知运闻言一愣,被李崇这话给得满面通红,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连方才两眼放光,意有所动的殿内群臣,也纷纷唉声叹气,不敢再说话了。

毕竟人家皇帝说得对,说的也是实情。

陛下即位至今已有七年,的确没花过国库一两银子,也确实陆陆续续给国库倒贴了几百万两银子。

他们若还不知好岁的话,万一皇帝和他们一笔一笔的算旧帐,让他们把这些银子全都还回来,

那可就麻烦了。

即便皇帝宽宏大量,不让他们还银子,而是变得抠抠索索,往后不再给国库贴补银子,这个麻烦也不算小。

至于远洋贸易,其中一半的利润,还有薛氏商行的分红,也的确属于皇帝内帑,与国库无关,

更与他们这些朝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而这两笔银子,不用问,陛下肯定会用在东北前线,用在东南水师身上。

既然如此的话,那还是不要再纠缠此事了,免得鸡没偷着,反而还蚀了几把米,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此,东南税赋如何使用,东北前线继续爆兵,打造水师,剑指日本等等诸事便彻底议定,李崇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对李崇而言,这算是一件大喜事,而过了半个月之后,李崇又有了另一件喜事。

那就是庄贵妃薛宝钗,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