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第一枪(1 / 2)

第302章 第一枪

大兴农场家属区。

杨兴斌独自站在家属区门口,身影显得格外单薄。

他右肩扛着鼓囊囊的化肥袋,里面塞着被褥,边角被磨得发亮;左手提的旧行李袋用麻绳捆着,拉链早断了一半,露出里面叠得整齐的旧衣服也是他全部的家当。

之前,在大兴农场担任人事部主管时,杨兴斌因要求严格丶不徇私情,除了落下个「公正」的好名声,在人际关系上并不受欢迎。

自从被停薪留职后,除了几个关系要好的同事,他几平很少与人接触,平日里也不怎麽出门。

前两天,他接到农场通知,上级部门要调他去一家名为「四季青」的个体户公司任职。

他此前从未听过这家公司,甚至不清楚公司具体经营业务,对他而言,这无疑像是一次「发配」。他没好意思把这事告诉其他人,默默收拾好行李,按照约定时间独自前来等候。

这段时间,杨兴斌的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不仅工作上不顺心,在家里也不受待见一因为处罚小舅子的事,岳父一家彻底与他断绝来往,连妻子也没给过他好脸色。

从另一个角度看,去四季青公司任职,对他而言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就在这时,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驶来,停在不远处。

车门打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走下车。他衣着考究,上身是挺括的衬衣,下身搭配西裤,腰间别着一台寻呼机,脸上还戴着一副黑色墨镜。

男子摘下墨镜,扭头看向杨兴斌,客气地问道:「同志您好,请问您是大兴农场的杨主管吗?」

「我是杨兴斌,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什麽主管了,您叫我名字就行。」杨兴斌放下行李,语气局促,下意识拢了拢衣领:「您是哪位?」

「我叫李哲,是四季青公司的总经理。」李哲说着,快步走上前与杨兴斌握手。

握手时,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对方:杨兴斌身形萧索,脸颊消瘦,身上的衣服空荡荡的,显得有些不合身。

「您好,李总,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杨兴斌连忙客气地回应。

李哲笑着摆了摆手:「杨主管,您是我从刘总那里求』来的人才,以后公司管理方面,我们还得多多向您学习。」

说完,他打开轿车后备箱,接过杨兴斌的行李放了进去,随后热情地请他坐进副驾驶座。

李哲坐进驾驶室后,目光无意间扫过杨兴斌的脖颈,发现那里有两道明显的抓痕。

之前杨兴斌一直竖着衣领,所以他没注意到,直到此刻才看清。李哲心中虽有疑惑,但并未多问,只是缓缓启动了汽车。

车内一时有些安静,杨兴斌犹豫了片刻,试探着问道:「李总,您刚才提到的那位刘总,是哪位领导?「

「是京城市蔬菜公司的刘建华刘总。」李哲随口答道。

杨兴斌听到这个名字,顿时愣了一下—刘建华的大名他早有耳闻,那可是他们农场上级部门的主管领导。他原本以为自己去四季青公司是「发配」,可如果真是这位大领导亲自钦点,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他压下心中的惊讶,又问道:「李总,咱们四季青公司主要是从事农业种植哪方面业务的?」

「我们主要做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在廊方市万安镇。」李哲答道。

「那规模有多大?」杨兴斌追问道。

「公司直营的种植大棚大约有六十亩,另外还和农户合作了二百多亩大棚,以后还有陆续扩建的计划。」李哲如实回答。

听到这个规模,杨兴斌微微皱起了眉不是觉得规模太大,而是太小了。

要知道,大兴农场光土地就有几千亩,他以前在农场管理时,手下管着上千号人,如今调去四季青公司,恐怕连几十人都管不到。

这让他更加疑惑:这么小的一家公司,怎麽会让刘总亲自关注?是有什麽他不知道的隐情,还是这位李总在「狐假虎威」?

他忍不住继续追问:「李总,咱们公司的大棚是做提早育苗的,还是延迟采收的?或者是需要烧煤升温的冬暖棚?」

李哲摇摇头,笑着解释:「都不是,我们做的是新一代半地下式蔬菜大棚,利用地暖和日光自然升温,不用烧煤就能让大棚内保持适宜的种植温度,即便到了冬季,也能种出新鲜蔬菜。」

杨兴斌听完,先是满脸不可置信,随即突然想起自己之前看过的一份报纸一报纸上报导过一个年轻人,也是在冬天用大棚种出了新鲜蔬菜,还在京城卖出了高价,只是他记不清那人的名字了,只记得好像也姓李。

如果四季青公司真有这样的技术,那刘总关注这家公司就说得通了。想到这里,他心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少了几分,多了些许期待,同时又夹杂着一丝忐忑。

大兴农场到廊方市距离不远,车子驶过收费站后,又开了半小时,便抵达了万安镇。

一路上,李哲不时主动与杨兴斌聊天,询问他的籍贯丶以前在国营农场负责过哪些工作等情况。杨兴斌虽都一一作答,但话不多,很少主动开口。

伏尔加轿车最终开到了大营村村北,直接停在四季青公司的食堂门口。李哲先下了车,杨兴斌也跟着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李哲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杨主管,咱们先去食堂吃饭,等吃完饭,我再帮您安排住处。」

「好的。」杨兴斌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跟着李哲走他的目光被周围一座座育苗棚,以及那些还没遮盖棚膜丶露出竹竿骨架的大棚吸引住了。

「这些都是咱们公司建造的蔬菜大棚吗?」他指着大棚,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是的,现在天气还暖和,所以没盖透明薄膜,等盖上棚膜后,既能保暖,又能通过日照升温。」李哲耐心解释道。

杨兴斌快步走到最近的一座大棚旁,伸手拍了拍厚实的夯土墙,又低头看了看下挖一米深丶面积达数百平米的大棚地基,脸上露出明显的诧异神色。

他在农场工作多年,见过不少育苗棚,也熟悉烧煤炭的暖棚,大致能看懂挖地基丶夯土墙的作用。

他忍不住感慨道:「厉害啊,您这可真是大工程!我们农场的育苗棚拢共才几十平米,高度也就一米左右,跟您这大棚比起来,简直像小孩子过家家。「

李哲笑着说道:「工程量大,投入也高,我们修建一座这样的大棚差不多要投入五六千块钱。」

「这麽多!」杨兴斌这下是真的惊讶了即便在国营农场,也不可能为一座大棚投入这麽大的本钱。

「是啊,所以蔬菜大棚扩建难度很大,京城市蔬菜公司才会主动找我们合作。」李哲说道。

「是刘总主动找的您?」杨兴斌再次被震惊到,声音都微微提高了几分。

「没错。」李哲回忆道,「去年,刘总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给京城市蔬菜公司供应反季节蔬菜,可当时我们的产量太低,有心无力。所以今年才下定决心扩建大棚,刘总也特别支持我们。」

这番话落在杨兴斌耳中,让他心中的感受变得格外复杂。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这次来四季青公司,或许根本不是「发配」,反而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心中积压许久的阴霾散去不少,多了一丝对未来的希望。

「杨主管,咱们先去吃饭吧,菜该凉了。」李哲再次提醒道。

「好,好。」杨兴斌这才回过神,连忙跟上李哲的脚步,走进了食堂。

此时正是中午用餐时间,食堂里十分热闹,到处都是员工说笑的声音。众人看到李哲进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李哥!」「李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