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绝密
陈庆在高林县的日子,如静水深流,安稳而宁和。
这天,晨光熹微,透过窗棂,在屋内洒下斑驳的光影。
陈庆推门而出,一股米饭香气混着熟悉的腌菜味迎面扑来。
韩氏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娘,不是说了这些让小翠她们来就行了吗?」
陈庆走上前,接过她手中的碗。
小翠是吴曼青安排过来伺候的丫鬟。
韩氏用围裙擦了擦手,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你难得回来,娘还能动,给你做几顿热乎饭算什麽,在外面哪能吃到这个味儿?」
她指的是锅里正炖着的肉烧乾笋,旁边还配了一碟脆生生的酱瓜和几块香油腐乳。
这虽比不得山珍海味,却是韩氏最拿手的家常菜,更是从前在哑子湾连船上想都不敢想的丰盛。
陈庆没再多说,安静地将米饭盛好。
母子二人对坐在小桌旁,安静地用着午饭。
那碗油光红亮的肉烧乾笋,熟悉的浓郁香气弥漫在整个小屋。
「多吃点!」
韩氏不住地用筷子往陈庆碗里夹着大块的肉,目光里满是慈爱,「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可得补补,馆子里的菜再贵,也不如家里做得入味。」
这是陈庆小时候最盼的一道菜。
以往只有年节才能尝到一点荤腥,每一次都吃得碗底精光,连汤汁都舍不得剩。
这些天,韩氏隔三差五就做上一回。
陈庆吃得认真,过了一会儿开口道:「娘,我打算过两日就动身回去了。」
他回到高林县已经一个月了,差不多也该回到五台派了。
韩氏夹菜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将一块最好的五花肉放到他碗里,脸上的笑意未减,只是眼里的光几不可见地黯了一下。
「好,正事要紧,娘知道。」
她低下头,扒拉着自己碗里的米饭,语气如常,「你如今是有出息的人,哪能总窝在这小地方,娘挺好的,什麽都不缺,街坊邻居也和气……」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像是要说服陈庆,也像是要说服自己。
只是那声音里,终究是藏不住一丝落寞。
可她知道,她不能,也不会成为那根绊住的线。
陈庆将母亲细微的落寞看在眼里,他放下碗筷,笑道:「娘,您的手艺,外面再好的厨子也比不了。」
「我如今能安心在外面做事,就是因为知道家里一切都好,这里是我的根,无论走到哪里,最终都是要回来的。」
听到陈庆这番话,韩氏心头那点酸涩顿时被熨帖了。
她抬起头,眼里的黯淡散去,重新浮现笑意:「就你会哄娘开心,娘知道,我儿是做大事的人。」
她不再纠结于离别,又拿起筷子,兴致勃勃地给陈庆夹了一筷子脆酱瓜:「尝尝这个,这是娘新腌的,看合不合口味?好了好了,快吃吧,饭都要凉了。」
饭桌上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温馨起来,母子俩继续享受着这顿家常午饭。
隔天,陈庆来到了周院。
他将两个小巧的玉瓶递给周良。
「师父,这两瓶『固元丹』于稳固根基略有裨益,您留着。」
周良接过玉瓶,他深知出自陈庆之手的绝非凡品,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陈庆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又将另一个稍有不同的玉瓶递给了孙顺:「孙师兄,这几枚『破障丹』或对你冲击化境瓶颈有所帮助。」
孙顺接过玉瓶,手竟有些颤抖。
他困在暗劲巅峰已久,这丹药于他而言无异于久旱甘霖。
他眼眶微热,没有半点虚伪推辞,深深一揖:「陈师弟……大恩不言谢!师兄我……定不负所望!」
他知道,这对陈庆而言或许是顺手为之,但于他却是巨大机缘。
陈庆笑了笑,「孙师兄客气了。」
毕竟曾是同门师兄弟,而且当年在院子里,孙顺是待人最厚道丶也最肯关照他的师兄。
随后,陈庆又与两人闲话许久,才将不日即将离去的消息坦然相告。
周良和孙顺闻言,并无太多意外,话里话外都是对陈庆的关切。
陈庆走后,周院后院的书房内。
周良坐在惯常的位置上,目光望着窗外弟子们的身影,有些出神。
李氏轻手轻脚地收拾着陈庆用过的茶盏,动作缓慢,终是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周良回过神,看向妻子:「怎麽了?」
李氏将茶盏归置好,走到周良身旁坐下,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惋惜。
「没什麽。」
她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些许感慨,「就是看着阿庆如今这般……这般了不得,心里头真是百感交集,看样子他到现在至今还未成亲。」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周良,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遗憾:「你说……当初若是雨儿那丫头……唉,要是阿庆真成了咱们家的女婿,那该多好?这才是真正的亲上加亲,天大的喜事啊。」
周良闻言,沉默了片刻,充满了唏嘘与遗憾。
他何尝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尤其是在陈庆展露出惊人天赋,却又出身寒微丶心性沉稳可靠之时,他几乎认定这是最适合女儿丶也是最能光耀周院的佳婿人选。
他缓缓点了点头,「是啊……这确实是一桩憾事,阿庆这孩子,重情义,有担当,天赋更是万里无一,若真能与雨儿结成连理,是她的福气。」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试探女儿时,女儿那羞涩却隐含抗拒的反应。
当时只觉得或许时机未到,或是女儿另有想法,如今看来,却是错过了一场天大的缘分。
「雨儿那孩子,当时怕是年纪小,心思不定,或是……唉,终究是没那个缘分。」
李氏又叹了一声,「如今她在海沙派,也不知境况如何,但想来……怕是再难找到像阿庆这般……哎。」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周雨即便在海沙派,能找到的归宿,恐怕也难以与如今已贵为五台派未来掌门的陈庆相提并论。
周良深吸一口气,缓缓道:「缘分这东西,强求不来,这孩子能有今日成就,你我作为师父师母,该当为他高兴才是,至于其他……终究是有缘无分吧。」
李氏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两日后,天光未亮。
韩氏已早早起身,开始为陈庆张罗行装。
她拿出那蓝布包袱,在床榻上仔细铺开,将迭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一件件放进去。
「你看,都晒得透透的,带着太阳味儿呢。」
她絮叨着,又将几包仔细油纸裹好的笋乾塞进包袱角落,「外面什麽山珍海味没有?但总归不是这个味儿,想家的时候,拿出来蒸一点,也能换个念想。」
陈庆就静立在门边,目光跟着母亲的手移动,没有出声打扰。
收拾停当,韩氏坐在炕沿,拍了拍身边的空位。
陈庆顺从地走过去坐下。
「这次回去……一切当心。」
韩氏的声音低了些,伸手替陈庆理了理本就平整的衣襟,「娘知道你本事大,什麽都能处置得好,但凡事……多留个心眼,平平安安最是要紧,不用惦记家里,娘好着呢。」
她顿了顿,语气忽然轻快了些,眼里带着几分期待,低声笑道:「下次回来……最好不是一个人,两个也行,三个更好,四个……娘也带得动。」
陈庆失笑,摇了摇头:「娘,您想得可真远。」
「远什麽远?」
韩氏嗔怪地拍他一下,「你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娘不催你,但心里总得有个念想,你看隔壁李婶,孙子都抱俩了……」
她说着说着,自己先笑起来,「好了好了,娘不罗嗦,总之啊,你好好的,娘就安心。」
陈庆点了点头,温声道:「我知道,别为我操心,也别太劳碌,有什麽事,尽管托人去寻庞都尉或者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