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192【病虎】(2 / 2)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3613 字 8小时前

只见宁珩之从容出列,面上不见丝毫慌乱与羞怒,反而带着无比沉痛的肃穆,长揖道:「老臣请罪!」

不等旁人反应,宁珩之已直起身,沉重道:「陛下,陈琰乃老臣同年,素以干练着称,初任地方也颇有贤声。然老臣万万没想到,其身居高位日久,竟至贪墨受贿,更犯下阻挠钦差之大罪。此乃老臣昏聩失察之过,辜负圣恩,愧对陛下信任,恳请陛下降罪。」

天子沉默不语,似在斟酌宁珩之所言。

宁珩之见状便话锋一转,不慌不忙地说道:「然则,陈琰虽有包庇劣绅之罪,可其调兵之举……据查,彼时薛淮并未亮明钦差身份,冲突尚未发生,陈琰只想迫使薛淮放弃抓捕刘傅。彼时彼地,其私心作祟犯下昏聩之举,但是老臣敢担保陈琰绝无犯上作乱之意。」

沈望暗暗一叹,昏聩二字用得好,即便陈琰因此仕途终结,也好过被孙炎安上一个调兵围攻钦差的罪名。

宁珩之则继续说道:「陛下,陈琰此举虽昏聩,然其在江苏巡抚任上近七年,并非一无是处。疏浚运河丶整饬漕弊丶平定水患丶安辑流民,亦有其劳绩在册。此番他行差踏错,或因权柄过重丶久处繁华富庶之地,未能抵御地方豪强之腐蚀诱惑,致使晚节不保,令人扼腕。」

天子沉吟道:「你认为该如何处置陈琰?」

宁珩之再次拱手,恳切道:「臣以为,若查实陈琰贪赃枉法之罪,应革去其江苏巡抚一职,将其贪墨所得悉数追缴充公,罚没其家产三成入官,余者留其家小维持生计。」

天子微微皱眉道:「元辅,陈琰毕竟是二品大员,此罚是否过重?」

宁珩之面不改色,当即改口道:「陛下仁德,且此事关乎朝廷体面,臣的确思虑不周。陈琰既有治水安民之劳,此番亦非滔天大罪,或可贬为广西布政司左参政,如此既全朝廷体统,亦彰陛下宽宥之恩。」

广西布政司左参政为从三品,而江苏巡抚为从二品,虽然官阶只降了两级,但是这两个官职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

无论地域富庶还是实权高低,江苏巡抚和广西左参政的差距都非官阶可以衡量,这是清晰且明确的贬谪。

御书房内一片肃静。

良久,天子终于开口道:「准了。」

「陛下,老臣还有一事不明,欲向孙大学士请教。」

宁珩之却并未就此作罢,沉稳的语调透出两分寒意。

天子微微颔首。

宁珩之转身看向如临大敌的孙炎,不疾不徐地说道:「孙学士既非三司主官,又未奉旨阅卷,先前怎敢妄言『陈琰调兵围攻钦差』?」

欧阳晦瞬间心中一紧,孙炎则是面色大变。

此时此刻,天子的眼神逐渐变得幽深。

孙炎连忙辩解道:「元辅,下官只是根据先前薛淮的奏章做出合理推测,并非肆意妄言。」

「原来如此。」

宁珩之面无表情,一字一句道:「本官还以为孙学士是在捕风捉影借题发挥,此举非但会令百官惶恐人人自危,更有煽风点火离间君臣之嫌。既然只是学士的推测,那便是本官心生误会,还请学士见谅。」

这一番话说下来,孙炎双股战战冷汗直流,压根不敢看御案后的天子。

欧阳晦面色微白,自从薛明纶被查办以来,宁珩之已经沉寂太久退让太多,让欧阳晦和孙炎等人渐渐忘记以前有多少大臣被宁珩之赶出朝堂。

这位首辅大人只是暂时收起爪牙,而非失去整倒一名敌人的能力,他所有的退让都只是因为圣心二字。

便如他当下所言,明面上是在帮孙炎开脱,实则是一柄凌厉又精准的诛心之刃!

当此时,天子盯着孙炎,冷声斥道:「尔身为内阁学士,不思谏言辅弼,反以虚妄臆测构陷同僚!此等妄言非愚即毒,若百官皆效尔捕风捉影,朝堂岂非沦为倾轧之地?好生自省罢!」

孙炎大汗淋漓,连连请罪。

年初他在春闱案中就已经惹得天子不悦,原本想着弥补过错,谁知今日被宁珩之抓住话柄反手一击,寥寥数语便碾碎他最后的希望。

其馀重臣神情各异,无论他们心中作何想法,有件事已经成为定局。

孙炎的阁老之路……

已至尽头。

(本章完)